|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2 山川早水与《巴蜀》 | 第14-18页 |
| 2.1 山川早水简介 | 第14-15页 |
| 2.2 山川早水的著述 | 第15页 |
| 2.3 《巴蜀》内容概况 | 第15-18页 |
| 3 《巴蜀》所反映的日本影响四川新学的途径 | 第18-25页 |
| 3.1 日本教习 | 第18-23页 |
| 3.1.1 人数众多 | 第19-20页 |
| 3.1.2 分布学校广 | 第20-23页 |
| 3.2 日本教科书 | 第23-25页 |
| 4 《巴蜀》所反映的四川新学发展的情况 | 第25-32页 |
| 4.1 新学的教育宗旨 | 第25-27页 |
| 4.2 新学的快速发展 | 第27-29页 |
| 4.3 新学发展中的问题 | 第29-32页 |
| 4.3.1 发展不平衡 | 第29-30页 |
| 4.3.2 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 第30-32页 |
| 5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附录 | 第35-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