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冲击冷却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冷却结构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气膜冷却第11-14页
        1.2.2 冲击冷却第14-16页
        1.2.3 复合冷却结构第16-18页
    1.3 方案选取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第20-28页
    2.1 基本控制方程第20-22页
    2.2 湍流模型第22-24页
    2.3 辐射模型第24-25页
    2.4 燃烧模型第25-26页
    2.5 污染物生成模型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气膜冷却燃烧室性能计算第28-40页
    3.1 燃烧室性能要求第28页
    3.2 燃烧空气量分配第28-29页
    3.3 几何模型第29-30页
    3.4 湍流模型第30-31页
    3.5 网格划分及边界设置第31-32页
    3.6 计算方法第32-33页
    3.7 计算结果第33-38页
        3.7.1 燃烧室基本气动性能分析第33-34页
        3.7.2 燃烧室内部温度场分析第34-37页
        3.7.3 燃烧室低排放性能分析第37-38页
    3.8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平板冲击冷却研究第40-69页
    4.1 湍流模型及网格验证第41-45页
        4.1.1 试验模拟第41-43页
        4.1.2 网格数量及湍流模型的选取第43-45页
    4.2 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第45-64页
        4.2.1 射流孔倾角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第46-49页
        4.2.2 板间距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第49-53页
        4.2.3 纵向间距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第53-56页
        4.2.4 横向间距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第56-59页
        4.2.5 小孔排列方式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第59-62页
        4.2.6 小孔密度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第62-64页
    4.3 实际应用中冲击冷却结构参数的优化第64-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冲击冷却燃烧室性能计算第69-83页
    5.1 燃烧室冲击冷却结构说明第69-71页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71-82页
        5.2.1 燃烧室基本气动性能分析第71-74页
        5.2.2 燃烧室内部温度场分析第74-80页
        5.2.3 燃烧室低排放性能分析第80-82页
    5.3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静流元件的某船用阀门气动及声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烧结余热发电方案的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