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第一章 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 第16-29页 |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16-20页 |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 | 第16-17页 |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三、千灯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8页 |
四、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社区文化资源 | 第20-22页 |
一、社区文化资源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社区文化资源的类型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千灯古镇社区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一、千灯历史文化名人顾炎武 | 第23页 |
二、千灯石板街——民俗的展示 | 第23-24页 |
三、其他历史文化遗产——遗迹与场馆 | 第24页 |
第四节 开发社区文化资源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 第24-27页 |
一、宏观上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 第24-26页 |
二、对中职学校不同专业语文教学的作用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中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 | 第29-43页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 第29-32页 |
一、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 第29-30页 |
二、语文教学基本与社区(社会)分离 | 第30-31页 |
三、社区中的文化因素未被重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形式 | 第32-37页 |
一、开发语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 第32-33页 |
二、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第33-35页 |
三、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 第35-36页 |
四、让社区成为学校教育的另一个课堂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 第37-42页 |
一、整合策略 | 第37-39页 |
二、筛选策略 | 第39-40页 |
三、需求策略 | 第40-41页 |
四、专题策略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的实践 | 第43-60页 |
第一节 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的内容设置 | 第43-49页 |
一、开发社区历史文化资源 | 第43-45页 |
二、开发地方民俗资源 | 第45-47页 |
三、开发社区文化场馆资源 | 第47-49页 |
第二节 不同专业开发社区文化资源案例分析 | 第49-56页 |
一、旅游专业开发社区文化资源案例分析 | 第49-51页 |
二、美术专业开发社区文化资源案例分析 | 第51-53页 |
三、电子专业开发社区文化资源案例分析 | 第53-56页 |
第三节 开发社区文化资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56-59页 |
一、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相吻合 | 第56-57页 |
二、关注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 | 第57-58页 |
三、同时重视开发过程和开发结果的评价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一:学生导游词 | 第64-67页 |
附录二:美术专业学生体会文章 | 第67-68页 |
附录三:学生关于“灯”的优秀说明文 | 第68-69页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