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的电力拖动系统扭振检测及电机扭振抑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2 电力拖动系统径向振动的检测现状第15页
    1.3 电力拖动系统振动转矩(旋转角加速度)的检测现状第15-19页
        1.3.1 旋转角加速度间接测量方法第16-17页
        1.3.2 旋转角加速度直接测量方法第17-18页
        1.3.3 工程中常用的旋转角加速度测量方法第18-19页
    1.4 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标定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1 电磁式角加速度激励源第20页
        1.4.2 电机式角加速度激励源第20页
        1.4.3 丝杠落体式角加速度激励源第20页
        1.4.4 直杆扭振式角加速度激励源第20页
    1.5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的特性与振动研究现状第20-23页
    1.6 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与振动研究现状第23-25页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电力拖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检测新方法第27-38页
    2.1 旋转角加速度测量原理第27-29页
    2.2 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第29-32页
        2.2.1 有限元建模第29-31页
        2.2.2 有限元仿真第31-32页
    2.3 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第32-33页
    2.4 改进型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第33-34页
    2.5 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样机研制第34-37页
        2.5.1 传感器3D装配示意图第34-35页
        2.5.2 配件及样机实物图第35-36页
        2.5.3 结构改进后的传感器配件及样机实物图第36-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特性标定系统第38-60页
    3.1 基于扭摆原理的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特性标定第38-42页
        3.1.1 标定工作原理第38-40页
        3.1.2 标定实验装置的组成第40-41页
        3.1.3 标定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42页
    3.2 旋转磁场的角加速度产生机理第42-50页
        3.2.1 单相绕组通入正弦交流电产生的脉振磁场第42-44页
        3.2.2 多相对称绕组通入对称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第44-46页
        3.2.3 两相非对称绕组通入非对称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第46-47页
        3.2.4 椭圆旋转磁场的角加速度第47-49页
        3.2.5 旋转磁场椭圆度的获取第49-50页
    3.3 电磁式旋转角加速度激励装置第50-51页
        3.3.1 激励装置的工作原理第50页
        3.3.2 激励装置样机的研制第50-51页
    3.4 电磁式旋转角加速度激励装置的特性测定第51-55页
        3.4.1 实验系统的组成第51页
        3.4.2 实验波形及分析第51-54页
        3.4.3 激励源特性测定实验第54-55页
        3.4.4 实验结果分析第55页
    3.5 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标定系统第55-59页
        3.5.1 参数固定时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第56-58页
        3.5.2 轴套型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的特性标定第58-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单相电容运转电机系统扭振检测与抑制策略第60-80页
    4.1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工作原理第60-63页
        4.1.1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定子旋转磁场第60-62页
        4.1.2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转子电磁转矩第62-63页
    4.2 单相电容运转电机系统的数学模型第63-66页
        4.2.1 单相电容运转电机系统的等效电路第63-65页
        4.2.2 单相电容运转电机系统的相量图第65-66页
    4.3 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椭圆度第66-69页
        4.3.1 椭圆度的定义第66-67页
        4.3.2 有限匝数比的测定第67-69页
    4.4 单相电容运转电机系统扭转振动检测实验与分析第69-78页
        4.4.1 实验系统的组成第69页
        4.4.2 系统扭转振动检测实验第69-70页
        4.4.3 主、副绕组有效匝数比的测定实验第70页
        4.4.4 负载变化时系统扭转振动的检测第70-71页
        4.4.5 负载变化对系统扭转振动的影响机理第71-73页
        4.4.6 负载变化时定子旋转磁场的椭圆度第73-74页
        4.4.7 运行电容变化时系统扭转振动的检测第74-75页
        4.4.8 运行电容变化对系统扭转振动的影响机理第75-77页
        4.4.9 运行电容变化时定子旋转磁场的椭圆度第77页
        4.4.10 单相电容运转电机拖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情况拟合第77-78页
    4.5 单相电容运转电机系统扭转振动的抑制策略第78-79页
    4.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罩极电机拖动系统扭转振动检测与抑制第80-103页
    5.1 罩极式电动机工作原理第80-84页
        5.1.1 罩极式电动机定子结构第80页
        5.1.2 定子绕组产生的气隙磁场第80-81页
        5.1.3 气隙磁场的特性分析第81-84页
    5.2 罩极式电动机的理论建模与分析第84-92页
        5.2.1 双旋转磁场理论第84-85页
        5.2.2 罩极式电动机等效电路第85-86页
        5.2.3 罩极式电动机绕组电流第86-87页
        5.2.4 罩极式电动机的气隙磁场第87-88页
        5.2.5 罩极式电动机的转子电流第88-89页
        5.2.6 罩极式电动机的电磁转矩第89-92页
    5.3 罩极式电机拖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检测与分析第92-94页
        5.3.1 实验系统的组成第92-93页
        5.3.2 罩极式电机拖动系统扭转振动检测实验第93-94页
    5.4 罩极式电动机扭转振动抑制方法第94-96页
        5.4.1 基于谷峰互补叠加原理的扭转振动抑制方法第94页
        5.4.2 抑制方法的实现条件第94-96页
    5.5 新型复合式罩极电动机的研制第96页
    5.6 新型复合式罩极电机拖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检测与分析第96-101页
        5.6.1 实验系统的组成第96-97页
        5.6.2 扭转振动检测实验与分析第97-101页
    5.7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6.1 总结第103-104页
    6.2 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线多传感器融合估计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下一篇: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形成机制及其空间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