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及对策--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 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综述第11-14页
        1.1 生命意义感的界定第11-12页
        1.2 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理论第12-13页
        1.3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第13-14页
    2 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第14-16页
        2.1 社会支持的概念第14-15页
        2.2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15页
        2.3 社会支持的测量第15-16页
    3 自尊的研究综述第16-18页
        3.1 自尊的概念第16页
        3.2 自尊的结构第16-17页
        3.3 自尊的有关理论第17-18页
        3.4 自尊的测量第18页
    4 社会支持、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综述第18-20页
        4.1 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第18-19页
        4.2 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第19页
        4.3 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第19-20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第20-22页
    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0页
    2 研究目的第20页
    3 研究意义第20-21页
        3.1 理论意义第21页
        3.2 实践意义第21页
    4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22-39页
    1 研究目的第22页
    2 研究假设第22页
    3 研究方法第22-25页
        3.1 研究对象第22-24页
        3.2 研究工具第24-25页
            3.2.1 青少年生命意义感量表第24页
            3.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第24-25页
            3.2.3 自尊量表第25页
        3.3 数据处理第25页
    4 研究结果第25-39页
        4.1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状况第25-26页
        4.2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6-36页
            4.2.1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性别差异第26页
            4.2.2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年龄差异第26-28页
            4.2.3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独生子女差异第28页
            4.2.4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户籍差异第28-29页
            4.2.5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在校住宿差异第29页
            4.2.6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父亲受教育程度差异第29-33页
            4.2.7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母亲受教育程度差异第33-36页
        4.3 中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第36-39页
            4.3.1 中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分析第36-37页
            4.3.2 自尊在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第37-39页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39-44页
    1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第39-41页
        1.1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现状第39页
        1.2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9页
        1.3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年龄上的差异第39-40页
        1.4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第40页
        1.5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户籍上的差异第40页
        1.6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在校住宿上的差异第40-41页
        1.7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父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第41页
        1.8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第41页
    2 中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第41-43页
        2.1 中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第42页
        2.2 中学生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第42-43页
        2.3 自尊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第43页
        2.4 自尊在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第43页
    3 创新与不足第43-44页
        3.1 研究创新第43-44页
        3.2 不足与展望第44页
第五部分 结论与对策第44-47页
    1 研究结论第44-45页
    2 建议与对策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第51-56页
    附录一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第51页
    附录二 自尊量表第51-52页
    附录三 生活目的量表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移动鄂尔多斯分公司4G手机终端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NH高职学院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