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缘由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16-31页 |
2.1 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的调查 | 第16-24页 |
2.1.1 对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态度的调查 | 第17-19页 |
2.1.2 对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的调查 | 第19-20页 |
2.1.3 对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自评的调查 | 第20-21页 |
2.1.4 对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实际应用能力的调查 | 第21-22页 |
2.1.5 对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的调查 | 第22-24页 |
2.2 初中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2.2.1 筛选信息的能力 | 第25-26页 |
2.2.2 综合解释信息的能力 | 第26-27页 |
2.2.3 反思评价信息的能力 | 第27-28页 |
2.3 初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28-31页 |
2.3.1 教学态度 | 第28-29页 |
2.3.2 教学内容 | 第29页 |
2.3.3 教学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1-34页 |
3.1 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 | 第31页 |
3.2 学生缺少阅读方法 | 第31-32页 |
3.3 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 | 第32页 |
3.4 教材中缺少可供教学的资源 | 第32页 |
3.5 教师较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 | 第32-33页 |
3.6 教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 第34-41页 |
4.1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 第34页 |
4.2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 第34-36页 |
4.3 提高课堂评价 | 第36-37页 |
4.4 开发利用教材中的资源 | 第37-38页 |
4.5 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 | 第38-39页 |
4.6 转变教学观念 | 第39页 |
4.7 设置专题进行教学 | 第39-41页 |
第五章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第41-48页 |
5.1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实践:《敬业与乐业》 | 第41-46页 |
5.2 教学过程分析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一 | 第52-55页 |
附录二 | 第55-57页 |
附录三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