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资本视角探析实际控制人的隧道行为--基于振兴生化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论文框架 | 第13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隧道行为 | 第15-18页 |
一、隧道行为动因 | 第15-16页 |
二、隧道行为方式 | 第16-18页 |
三、隧道行为危害 | 第18页 |
第二节 社会资本 | 第18-22页 |
一、社会资本的分类 | 第18-20页 |
二、社会资本的作用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隧道行为与社会资本 | 第22页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页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控制链理论 | 第25-28页 |
一、股权控制链理论 | 第25-26页 |
二、社会资本控制链理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28-54页 |
第一节 案例简介 | 第28-34页 |
一、振兴生化背景介绍 | 第28-29页 |
二、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控制链 | 第29-30页 |
三、实际控制人的社会资本 | 第30-34页 |
第二节 实际控制人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构建 | 第34-40页 |
一、利用社会资本轻易获得振兴生化股权 | 第34-35页 |
二、利用社会资本强化对振兴生化的控制 | 第35-39页 |
三、构建社会资本控制链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动机分析 | 第40-43页 |
一、理论动机分析 | 第40-42页 |
二、现实动机分析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方式分析 | 第43-51页 |
一、注入劣质资产 | 第43-47页 |
二、置出优质资产 | 第47-49页 |
三、借款担保 | 第49-51页 |
第五节 实际控制人隧道行为危害分析 | 第51-54页 |
一、对振兴生化上市公司的危害 | 第51-53页 |
二、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4-5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混乱易引发隧道行为 | 第54-55页 |
二、有利的社会资本能为实际控制人逐利带来便利 | 第55页 |
三、隐形的实际控制人使隧道行为更为隐蔽 | 第55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55-58页 |
一、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56页 |
二、识别社会资本和隐形控制 | 第56-57页 |
三、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