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铁路发展史 | 第11-12页 |
1.2 轮轨分类及损伤类型 | 第12-20页 |
1.2.1 车轮类型 | 第12-15页 |
1.2.2 车轮主要损伤类型 | 第15-17页 |
1.2.3 钢轨类型 | 第17页 |
1.2.4 钢轨的主要损伤类型 | 第17-20页 |
1.3 轮轨损伤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1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0-22页 |
1.3.2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模拟试验简介 | 第26-31页 |
2.1 轮轨模拟试验机简介 | 第26-29页 |
2.1.1 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简介 | 第26-27页 |
2.1.2 MMS-2A滚动摩擦磨损试验机 | 第27-29页 |
2.2 轮轨试样材料的取用 | 第29页 |
2.3 试验的主要过程 | 第29-31页 |
第3章 四种车轮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31-49页 |
3.1 JD-1模拟试验机的标定以及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31-39页 |
3.1.1 试验机的标定 | 第31-33页 |
3.1.2 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33-39页 |
3.2 试验材料特性分析 | 第39-42页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3.3.1 磨损量分析 | 第42页 |
3.3.2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2-43页 |
3.3.3 塑性变形分析 | 第43-45页 |
3.3.4 疲劳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四种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间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 第49-64页 |
4.1 模拟试验 | 第49-50页 |
4.2 试验材料特性分析 | 第50-52页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62页 |
4.3.1 磨损量分析 | 第52-53页 |
4.3.2 表面磨痕分析 | 第53-58页 |
4.3.3 塑性变形分析 | 第58-60页 |
4.3.4 疲劳特性分析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四种轮轨材料与U75V热轧钢轨间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 第64-78页 |
5.1 模拟试验 | 第64-65页 |
5.2 试验材料特性分析 | 第65-67页 |
5.3 试样结果分析 | 第67-76页 |
5.3.1 磨损量分析 | 第67-68页 |
5.3.2 表面磨痕分析 | 第68-72页 |
5.3.3 塑性变形分析 | 第72-74页 |
5.3.4 疲劳特性分析 | 第74-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6章 三种轴重下轮轨损伤特性研究 | 第78-87页 |
6.1 模拟实验 | 第78-79页 |
6.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9-86页 |
6.2.1 磨损量分析 | 第79-80页 |
6.2.2 表面磨痕分析 | 第80-83页 |
6.2.3 塑性变形分析 | 第83-84页 |
6.2.4 疲劳特性分析 | 第84-8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7章 轮轨损伤的综合讨论 | 第87-98页 |
7.1 不同轮轨系统磨损特性分析 | 第87-91页 |
7.1.1 轮轨总磨损量分析 | 第87-88页 |
7.1.2 轮轨表面磨痕形貌对比分析 | 第88-91页 |
7.2 不同轮轨系统疲劳损伤分析 | 第91-96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0-111页 |
一、已发表的期刊论文 | 第110-111页 |
二、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