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材插图的探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 | 第10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分析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分析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高中物理教材插图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一、高中物理教材插图理论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三)双重编码理论 | 第15-16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插图 | 第16-17页 |
(二)教材 | 第17页 |
(三)物理教材插图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插图的分类与功能 | 第19-27页 |
一、插图的分类 | 第19-21页 |
(一)按照插图的用途分类 | 第20-21页 |
(二)按照插图的形态分类 | 第21页 |
(三)按照插图的内容分类 | 第21页 |
(四)按照插图的功能分类 | 第21页 |
二、插图的功能 | 第21-27页 |
(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 第21-23页 |
(二)易于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 | 第23-24页 |
(三)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 第24-25页 |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 第25-26页 |
(五)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教材插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 第27-40页 |
一、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材的要求 | 第27页 |
二、高中物理教科书的编排情况 | 第27-31页 |
三、高中物理教师使用插图的概况 | 第31-33页 |
(一)教师在对于教材插图利用率不高 | 第32-33页 |
(二)教师对于插图的目的性不明确 | 第33页 |
四、高中生使用插图的情况、 | 第33-35页 |
(一)学生对于教材掌握不熟练及记忆不深刻 | 第33-34页 |
(二)学生对插图重视不够 | 第34页 |
(三)使用教材缺乏科学指导 | 第34-35页 |
(四)多媒体与插图,更偏爱前者 | 第35页 |
五、教材插图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40页 |
(一)教育环境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二)时代特色,网络资源易于传统 | 第36-37页 |
(三)师生对插图认识的不足 | 第37页 |
(四)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 第37页 |
(五)教材的编制问题 | 第37页 |
(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 第37-38页 |
(七)个体的差异性 | 第38-39页 |
(八)目的性不强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教材插图编制的原则和优化策略 | 第40-50页 |
一、教材插图的编制 | 第40-44页 |
(一)空间临近原则 | 第40页 |
(二)时间一致原则 | 第40-41页 |
(三)个体差异原则 | 第41页 |
(四)科学性原则 | 第41页 |
(五)社会时代客观原则 | 第41-43页 |
(六)明确性原则 | 第43页 |
(七)简单性原则 | 第43页 |
(八)美学原则 | 第43-44页 |
二、教材插图的优化策略 | 第44-50页 |
(一)给教材编制者的意见 | 第44-45页 |
(二)从教师层面的教材插图使用的优化策略 | 第45-47页 |
(三)从学生层面的教材插图使用的优化策略 | 第47-48页 |
(四)从教学条件及学校管理方面的优化策略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一、总结 | 第50页 |
二、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就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