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民俗博物馆讲解词英译实践报告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概述 | 第9-11页 |
·鄂伦春民俗博物馆讲解词英译实践的任务性质 | 第9页 |
·委托方简介及翻译任务的目的 | 第9-11页 |
·委托简介 | 第9-10页 |
·实践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11-16页 |
·鄂伦春民族知识的准备 | 第11-13页 |
·参观博物馆 | 第11-12页 |
·走访当地鄂伦春族人民 | 第12页 |
·阅读相关书籍 | 第12-13页 |
·翻译手段准备 | 第13-14页 |
·借助网络、语料库 | 第13页 |
·查找平行文本 | 第13-14页 |
·理论准备 | 第14-16页 |
·德国功能目的论 | 第14页 |
·紐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 第14-15页 |
·接受美学理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典型案例分析 | 第16-33页 |
·鄂伦春族专有名词的翻译策略及总结 | 第16-20页 |
·增译法 | 第16-17页 |
·平行文本对比 | 第17-18页 |
·归化与异化相结合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讲解词长句的翻译策略及总结 | 第20-26页 |
·顺译法 | 第20-22页 |
·语序调整法 | 第22-24页 |
·合句法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讲解词篇章的翻译策略及总结 | 第26-33页 |
·语义划分法 | 第27-29页 |
·修辞性省译法 | 第29-30页 |
·篇章整合与改写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实践总结 | 第33-37页 |
·博物馆讲解词文稿的翻译实践总结 | 第33-35页 |
·读者主体性的考虑 | 第33-34页 |
·译本达到最大的宣传性 | 第34页 |
·中西方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 第34-35页 |
·个人心得总结 | 第35-37页 |
·心得总结 | 第35-36页 |
·仍待解决的问题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