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一、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 | 第11-13页 |
二、当代西方劳资关系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治理研究 | 第14-17页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起源与演变 | 第14页 |
二、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性质、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性质 | 第17-21页 |
一、劳资关系性质与分类 | 第17-19页 |
二、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 | 第21-25页 |
一、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有较大改善,但劳资冲突仍不断 | 第21-23页 |
二、劳动立法日益完善,但执法效率有待提高 | 第23页 |
三、民营企业工会覆盖率低,协调劳资关系作用有限 | 第23-24页 |
四、管理者对劳动者重视程度提高,但不道德和非道德管理依然存在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一、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 | 第25-26页 |
二、政府对劳资双方的立场和态度 | 第26页 |
三、工会协调劳资关系的能力 | 第26-27页 |
四、新闻媒体对劳资关系的关注度 | 第27-28页 |
五、消费者对劳资关系的关心程度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路径 | 第29-48页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目标 | 第29-30页 |
一、劳资自觉合作 | 第29页 |
二、劳资利益共享 | 第29页 |
三、劳资共同发展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路径 | 第30-48页 |
一、资方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改变管理模式 | 第30-34页 |
二、劳方要自觉地改善与资方的关系 | 第34-37页 |
三、政府部门要从法律、政治、产业政策等方面规范劳资关系 | 第37-39页 |
四、工会要发挥调节劳资关系的应有作用 | 第39-42页 |
五、新闻媒体调动舆论力量促进劳资关系改善 | 第42-46页 |
六、消费者利用货币投票权来驱动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改善 | 第46-48页 |
第五章 论文的主要贡献、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50页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贡献、研究不足 | 第48-49页 |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48-49页 |
二、研究不足 | 第49页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