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贯彻新课标理念的客观要求 | 第11页 |
·小数内容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小数教学的现实问题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小数认识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小数学习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小数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小数 | 第22-23页 |
·教学 | 第23页 |
·小数教学 | 第23-24页 |
2 小数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内容分析 | 第24-31页 |
·小数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24页 |
·奥苏泊尔的教育理论 | 第24-25页 |
·费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育理论 | 第25页 |
·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五阶段论 | 第25-26页 |
·小数教学的内容分析 | 第26-31页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小数课程目标 | 第26-28页 |
·小数教学内容分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 第28-31页 |
3 R小学“小数”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31-58页 |
·学生小数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1-43页 |
·小数学习测试卷的编制说明 | 第31-32页 |
·调查样本和对象的选取 | 第32页 |
·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32页 |
·测试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关于小数认识的分析 | 第33-37页 |
·关于小数计算的分析 | 第37-40页 |
·关于小数应用的分析 | 第40-43页 |
·教师小数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43-55页 |
·调查设计及其调查过程 | 第43页 |
·关于课堂观察的分析 | 第43-53页 |
·关于教师访谈的分析 | 第53-55页 |
·R小学“小数”教学中存在问题 | 第55-58页 |
·学生学习小数时易受整数旧知影响 | 第55页 |
·学生小数计算算理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 第55-56页 |
·学生对小数运算结果的数感较弱 | 第56页 |
·学生在小数解决问题中缺乏生活实际经验 | 第56页 |
·教师过度重视小数计算的算法,忽略学生对算理的感知和内化 | 第56-57页 |
·教授学生解题策略单一化 | 第57页 |
·小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有效结合需要完善 | 第57-58页 |
4 小学数学小数教学的对策 | 第58-62页 |
·加强辨识小数和读写小数中的反例教学 | 第58页 |
·加强小数教学中的联系性 | 第58-60页 |
·利用“先行组织者”加强小数与旧知的联系 | 第58-59页 |
·加强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联系 | 第59页 |
·加强小数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第59-60页 |
·注重图像表征在小数教学中的运用 | 第60页 |
·充分发挥图像表征在理解小数时的优势作用 | 第60页 |
·用概念图增进学生小数的意义学习 | 第60页 |
·注重小数教学中学生算理的理解 | 第60-61页 |
·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以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 第60-61页 |
·借助具体直观模型以帮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 第61页 |
·注重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 | 第61-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A:学生小数学习调查的测试卷 | 第66-69页 |
附录B:教师小数教学的访谈提纲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