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新探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定位及意义 | 第12-29页 |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定位 | 第12-23页 |
一、 对语法教学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课标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 第13-16页 |
三、 教材对语法知识的呈现 | 第16-20页 |
四、 中高考试题对语法知识的考查 | 第20-23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意义 | 第23-29页 |
一、 有助于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 第23-25页 |
二、 有助于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 第25-27页 |
三、 有助于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现状及问题归因 | 第29-41页 |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现状 | 第29-37页 |
一、 初中课堂讲与练 | 第29-33页 |
二、 高中课堂讲与练 | 第33-37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问题归因 | 第37-41页 |
一、 初高中语法教学各自为政 | 第37-38页 |
二、 课标引起的误解 | 第38-39页 |
三、 教材编订缺陷的影响 | 第39-40页 |
四、 考评造成的后果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初高中语法教学一体化构想 | 第41-49页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第41-43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41-42页 |
二、 教学系统论 | 第42页 |
三、 三个平面理论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初高中语法教学一体化构想方案 | 第43-49页 |
一、 应具备特征 | 第43页 |
二、 具体设计方案 | 第43-49页 |
第四章 初高中语法教学一体化构想教学原则及方法 | 第49-57页 |
第一节 教学原则 | 第49-53页 |
一、 灵活性原则 | 第49-50页 |
二、 融入性原则 | 第50-51页 |
三、 结合性原则 | 第51-52页 |
四、 渗透性原则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教学方法 | 第53-57页 |
一、 动态教学法 | 第54页 |
二、 归纳教学法 | 第54-55页 |
三、 演绎教学法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