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桥课程”与中学作文教学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 第10-18页 |
·写作教材不明确 | 第14-15页 |
·教师教学内容形式随意 | 第15页 |
·学生作文素材缺乏 | 第15-16页 |
·学生作文文体四不像 | 第16页 |
·模式化的学生作文功利性严重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引桥课程等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概念 | 第18页 |
·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系统论 | 第18-19页 |
·学习迁移理论 | 第19页 |
·序列原则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引桥课程的现实依据 | 第20-29页 |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 第20-25页 |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解读 | 第20-21页 |
·细化作文目标的具体措施 | 第21-25页 |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 | 第25页 |
·高考作文命题类型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高考下的作文教学与教师状态的要求 | 第26-28页 |
·教师作文教学积极性不高 | 第26-27页 |
·作文教学屈从于高考 | 第27-28页 |
·教学方法的不适合 | 第28页 |
·学生自身的原因 | 第28-29页 |
·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 第28-29页 |
·学生学习状态的要求 | 第29页 |
第四章 中学作文引桥课程的建构 | 第29-45页 |
·立足学生现实,整合教材体系 | 第30-33页 |
·教师要对作文教材有整体规划 | 第30-32页 |
·教师对作文教材要补充 | 第32-33页 |
·阅读教学中设置文体引桥 | 第33-35页 |
·对不同文体的文本要用符合文体的解读方式 | 第33页 |
·抓住体验文本文体的契机 | 第33-34页 |
·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文体结构 | 第34-35页 |
·合理设置写作训练,做写作的引桥 | 第35-45页 |
·培养阅读的习惯,做好写作的引桥 | 第36-38页 |
·利用随笔日记,为大作文设引桥 | 第38-41页 |
·铺设心理状态的引桥 | 第41-43页 |
·完善复习设计,铺设学生与高考的桥梁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引桥课程实施的具体内容意见 | 第45-51页 |
·高一训练内容 | 第46-47页 |
·高二训练内容 | 第47-49页 |
·高三训练内容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引桥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反思 | 第51-53页 |
·关于阅读 | 第51页 |
·关于社会环境对语文的影响 | 第51-52页 |
·关于维持引桥课程的热情的问题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一 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用) | 第56-58页 |
附录二 中学生作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