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一) 教师导学的相关文献 | 第10页 |
(二) 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献 | 第10-11页 |
四 研究的思路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介绍文学背景 | 第13-29页 |
一 介绍历史背景 减少认知障碍 | 第13-16页 |
二 介绍作者生平 深化作品认知 | 第16-26页 |
(一) 作家生平介绍 | 第17-22页 |
(二) 作品创作影响 | 第22-26页 |
三 介绍文学流变 构建完整视域 | 第26-29页 |
第二章 选讲精彩片段 | 第29-39页 |
一 节录文本片段 | 第29-36页 |
(一)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 第30-31页 |
(二) 《堂吉诃德》节选 | 第31-32页 |
(三) 《巴黎圣母院》节选 | 第32-33页 |
(四) 《高老头》节选 | 第33-34页 |
(五) 《李尔王》节选 | 第34-36页 |
二 穿插影视片段 | 第36-39页 |
(一) 择录恰当的影音片段 | 第36-37页 |
(二) 激发学生思考新视野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深化作品解读 | 第39-47页 |
一 审视人物形象 | 第40-43页 |
(一) 《巴黎圣母院》中心人物——克洛德 | 第40-41页 |
(二) 《高老头》中心人物——拉斯蒂涅 | 第41-42页 |
(三) 《哈姆雷特》中心人物——哈姆雷特 | 第42-43页 |
二 探究作品创作意图 | 第43-44页 |
三 解读作品主题 | 第44-47页 |
第四章 拓展思维空间 | 第47-55页 |
一 打破中西隔阂 了解外国文学创作特色 | 第47-49页 |
(一) 哲学观念不同 | 第47-48页 |
(二) 宗教背景不同 | 第48-49页 |
二 比照民族文学 实施迁移比较有效教学 | 第49-55页 |
(一) 思想主题迁移比较 | 第50-51页 |
(二) 艺术手法迁移比较 | 第51-52页 |
(三) 人物形象迁移比较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件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