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0 前言 | 第15-39页 |
·DNA 扩增技术 | 第15-19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15-18页 |
·核酸恒温扩增技术 | 第18-19页 |
·全基因组扩增技术 | 第19-23页 |
·引物延伸预扩增反应 | 第19-20页 |
·简并寡核苷酸引物 PCR | 第20-21页 |
·连接介导 PCR | 第21-22页 |
·多重置换扩增反应 | 第22页 |
·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技术 | 第22-23页 |
·水产品中主要的致病菌 | 第23-26页 |
·副溶血弧菌 | 第24页 |
·沙门氏菌 | 第24-25页 |
·霍乱弧菌 | 第25页 |
·创伤弧菌 | 第25页 |
·单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 第25-26页 |
·核酸检测技术在水产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传统 PCR 法在水产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多重 PCR 反应在水产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 第27页 |
·荧光定量 PCR 在水产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LAMP 法在水产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 第28页 |
·立题依据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1 LM-PCR 对 pUC18 质粒的全扩增 | 第39-5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4页 |
·质粒的转化及提取纯化 | 第40-42页 |
·实验设计 | 第42-43页 |
·酶切与连接反应 | 第43页 |
·全扩增 PCR 反应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质粒提取结果 | 第44-45页 |
·实验设计流程 | 第45-46页 |
·反应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2 应用 mLM-PCR 对副溶血弧菌基因组的全扩增 | 第51-7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62页 |
·副溶血弧菌基因组的制备 | 第53页 |
·实验设计 | 第53-57页 |
·应用 TspRI 内切酶的 mLM-PCR 反应 | 第57-58页 |
·应用 BbvI 和 Alw26I 内切酶的 mLM-PCR 反应 | 第58-60页 |
·MDA 法对副溶血弧菌基因组的全扩增 | 第60页 |
·特异性 PCR 检测 | 第60-61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副溶血弧菌基因组提取结果 | 第62页 |
·mLM-PCR 全扩增法实验原理 | 第62-63页 |
·基因组酶切片段长度分布 | 第63-64页 |
·mLM-PCR 法全扩增结果 | 第64-67页 |
·MDA 法全扩增结果 | 第67页 |
·荧光定量 PCR 分析结果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3 基于 mLM-PCR 预扩增方法的建立 | 第74-9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74-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83页 |
·实验设计 | 第75页 |
·样品模板 DNA 的制备 | 第75-76页 |
·应用 mLM-PCR 法对噬菌体 DNA 预扩增 | 第76-78页 |
·应用 mLM-PCR 法对黄曲霉菌基因组预扩增 | 第78-79页 |
·不同内切酶与接头体系对预扩增结果的影响 | 第79-82页 |
·应用 mLM-PCR 进行多重预扩增反应 | 第82-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1页 |
·基于 mLM-PCR 预扩增法原理 | 第83-84页 |
·模板 DNA 提取结果 | 第84-85页 |
·应用 mLM-PCR 法对噬菌体基因组 DNA 预扩增结果 | 第85-86页 |
·应用 mLM-PCR 法对黄曲霉基因组 DNA 预扩增结果 | 第86-87页 |
·不同内切酶体系的预扩增结果 | 第87-89页 |
·应用 mLM-PCR 多重预扩增结果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4 接头结构对 mLM-PCR 预扩增法的影响 | 第95-10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95页 |
·实验方法 | 第95-100页 |
·Linker 序列中随机碱基对预扩增的影响 | 第95-96页 |
·使用两条不同预扩增引物对结果的影响 | 第96-97页 |
·模板茎环结构对 PCR 反应的影响 | 第97-10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5页 |
·Linker 中不同数量随机碱基的扩增结果 | 第100-101页 |
·使用两条预扩增引物时的扩增结果 | 第101-102页 |
·茎环结构对 PCR 的影响结果 | 第102-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5 应用 mLM-PCR 预扩增法模拟检测水产品中致病菌及与 LAMP 法的联用 | 第109-12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10页 |
·实验方法 | 第110-115页 |
·致病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样品制备 | 第110-111页 |
·针对不同致病菌的实验设计 | 第111-113页 |
·mLM-PCR 法对水产品中致病菌的预扩增 | 第113-114页 |
·应用多重 PCR 法对预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 第114页 |
·应用 LAMP 法对预扩增产物进行检测 | 第114-11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19页 |
·以预扩增产物为模板的多重 PCR 检测结果 | 第115-116页 |
·以预扩增产物为模板的 LAMP 检测结果 | 第116-118页 |
·LAMP 法对模拟样品的直接检测结果 | 第118-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6 应用 mLM-PCR 预扩增法对人工污染牡蛎中副溶血弧菌的检测 | 第123-13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23-124页 |
·实验方法 | 第124-126页 |
·副溶血弧菌的活化鉴定培养及菌落计数 | 第124页 |
·人工污染样品的制备及 DNA 提取 | 第124-125页 |
·预扩增目标的选择与接头引物设计 | 第125页 |
·mLM-PCR 法对人工污染样品中副溶血弧菌的预扩增 | 第125-126页 |
·针对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性 PCR 检测 | 第1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29页 |
·副溶血弧菌菌落计数结果 | 第126-127页 |
·mLM-PCR 预扩增法对副溶血弧菌的检测结果 | 第127-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34-135页 |
附录1 | 第135-137页 |
附录2 | 第137-138页 |
缩写词表 | 第138-139页 |
个人简介 | 第139-140页 |
学术成果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