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前言 | 第8页 |
·自动变速器概述 | 第8-10页 |
·AMT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AMT的关键技术 | 第13-14页 |
·离合器控制 | 第13页 |
·换挡控制 | 第13-14页 |
·发动机协调控制 | 第14页 |
·执行机构与电控单元的设计 | 第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AMT离合器系统的组成结构与特性分析 | 第16-25页 |
·AMT离合器操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6-20页 |
·AMT电控离合器系统组成 | 第16页 |
·AMT离合器的执行机构种类划分 | 第16-17页 |
·电控电动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7-20页 |
·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分析 | 第20-23页 |
·膜片弹簧离合器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推式膜片弹簧的工作状态 | 第21-22页 |
·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 | 第22-23页 |
·试验车发动机工作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AMT电控单元系统的研究 | 第25-33页 |
·概述 | 第25-27页 |
·AMT离合器电控单元的研究 | 第27-29页 |
·硬件总体方案 | 第27-28页 |
·单片机系统 | 第28页 |
·TCU的信号采集 | 第28-29页 |
·电控系统软件开发 | 第29-32页 |
·TCU的软件架构 | 第29页 |
·控制策略架构 | 第29-31页 |
·离合器控制策略架构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离合器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 第33-57页 |
·离合器控制的评价指标 | 第33-35页 |
·离合器起步控制程序设计 | 第35-40页 |
·起步阶段过程分析 | 第35-38页 |
·起步阶段离合器控制分析 | 第38-39页 |
·起步阶段离合器目标位置计算 | 第39-40页 |
·换挡时离合器控制程序设计 | 第40-46页 |
·离合器分离模块 | 第40-41页 |
·离合器接合模块 | 第41-45页 |
·半接合点修正模块 | 第45-46页 |
·离合器电机控制算法研究 | 第46-50页 |
·数字PID控制算法 | 第46-47页 |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 第47页 |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 第47-48页 |
·分段PID控制算法 | 第48-50页 |
·基于CAN通信的发动机协调控制 | 第50-52页 |
·TCU控制帧 | 第50-51页 |
·离合器与发动机的协调控制 | 第51-52页 |
·离合器起步控制仿真 | 第52-56页 |
·离合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52-54页 |
·离合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标定与试验 | 第57-66页 |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标定 | 第57-60页 |
·标定平台介绍 | 第57-58页 |
·标定设备与样车 | 第58-59页 |
·离合器物理点标定 | 第59-60页 |
·离合器执行机构参数标定 | 第60页 |
·整车试验研究 | 第60-65页 |
·试验目的与设备 | 第60-61页 |
·试验内容 | 第6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总结 | 第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