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彪《家塾教学法》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8-10页 |
第一章 《家塾教学法》及其产生 | 第10-14页 |
第一节 《家塾教学法》产生的社会基础 | 第10-11页 |
一、政治文化因素 | 第10-11页 |
二、经济文化因素 | 第11页 |
第二节 《家塾教学法》产生的思想基础 | 第11-14页 |
一、《学记》的影响 | 第11-12页 |
二、《颜氏家训》的影响 | 第12-13页 |
三、《朱子读书法》的影响 | 第13页 |
四、《学海津梁》的影响 | 第13-14页 |
五、《教童子法》的影响 | 第14页 |
第二章 《家塾教学法》的语文教育观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家塾教学法》的语文教学本体观 | 第14-16页 |
一、学基 | 第15页 |
二、文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家塾教学法》中的语文教学论 | 第16-28页 |
一、识字写字教学 | 第16-18页 |
二、阅读教学 | 第18-24页 |
三、写作教学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家塾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 第28-33页 |
第一节 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及科学性 | 第29页 |
第二节 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唐彪的《家塾教学法》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家塾教学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