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建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导言第9-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 基本概念的厘定第11-13页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五、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6-18页
第一章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的形成、类型和特点第18-25页
 第一节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的形成第18-20页
  一、 社会发展的影响第18页
  二、 网络技术的支持第18-19页
  三、 高校青年大学生自身需求第19-20页
 第二节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的类型第20-21页
  一、 趣缘关系型第20页
  二、 业缘关系型第20-21页
  三、 地缘关系型第21页
  四、 利缘关系型第21页
 第三节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的特点第21-25页
  一、 稳定性与流动性并存第22页
  二、 真实性与隐蔽性并存第22-23页
  三、 虚拟性与现实性并存第23页
  四、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第23-24页
  五、 多样性与个性化并存第24-25页
第二章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建设现状分析第25-34页
 第一节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发展总体态势第25-27页
  一、 组织吸引力较高第25页
  二、 组织发展迅速第25-26页
  三、 社会参与多样化第26页
  四、 组织化程度提升第26-27页
 第二节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一、 组织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第27页
  二、 组织内部成员流失严重第27-28页
  三、 组织内部呈现“去政治性”第28-29页
  四、 组织内部呈现“去约束性”第29页
 第三节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4页
  一、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存在问题的外在原因第30-31页
  二、 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第31-34页
第三章 加强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对策第34-45页
 第一节 加强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第34-37页
  一、 坚持引导与疏通相结合的原则第34-35页
  二、 坚持服务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35-36页
  三、 坚持适时介入和分类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第36-37页
  四、 坚持隐性渗透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37页
 第二节 加强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建设的对策第37-45页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外在引导能力提升第38-41页
  二、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第41-43页
  三、 依托网络平台加强监督,促进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49页
致谢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
下一篇: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