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中国当代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7-13页
 一、选题背景依据与意义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三、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形态界定第10-11页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第11-13页
第一章 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及现状第13-19页
 一、20世纪20年代一“文革”前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第13-16页
  (一) 青主及其作品第13-14页
  (二) 黄自及其作品第14页
  (三) 陈田鹤及其作品第14页
  (四) 贺绿汀及其作品第14-15页
  (五) 谭小麟及其作品第15页
  (六) 江文也及其作品第15页
  (七) 冼星海及其作品第15-16页
 二、“文革”期间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第16页
 三、改革开放至今以唐宋诗词为题材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况第16-19页
  (一) 罗忠镕及其作品第17页
  (二) 黎英海及其作品第17-19页
第二章 词曲结合的形态分析第19-35页
 一、歌词内容与形式第19-24页
  (一) 歌词的内容第19-21页
  (二) 歌词的形式第21-24页
 二、吟诵体、念白在唱腔中的运用第24-27页
 三、音调语言相结合的形态分析第27-35页
  (一) 依字行腔第27-29页
  (二) 以意行腔第29-31页
  (三) 词语描绘第31-32页
  (四) 拖腔的应用第32-35页
第三章 多声结构材料和形态分析第35-75页
 一、音高材料第35-43页
  (一) 五声性及其扩展调式音高材料第35-39页
  (二) 以五声调式音阶为基础的综合性音高材料第39-40页
  (三) 其他调式音高材料第40-41页
  (四) 序列化音高材料第41-43页
 二、调性写作技术第43-53页
  (一) 单一、清晰的调性结构第44-46页
  (二) 相对游移、暖昧的调性结构第46-48页
  (三) 多调性结构第48-51页
  (四) 序列中的五声调性结构第51-53页
 三、和声技法第53-75页
  (一) 和声材料第53-62页
  (二) 五声性风格的和声手法第62-75页
总结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后记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