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私有收益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21页 |
·企业再融资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界定的演进 | 第18-19页 |
·国外关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界定 | 第18-19页 |
·国内关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界定 | 第19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和企业再融资关系的研究 | 第19-21页 |
·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及再融资现状 | 第21-27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我国股权集中度现状 | 第21页 |
·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途径分析 | 第21-23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原因 | 第23页 |
·再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 | 第23-25页 |
·我国再融资现状产生的原因 | 第25-27页 |
4 控制权私有收益下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模型分析 | 第27-32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模型 | 第27-28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方法 | 第27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测度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再融资关系模型分析 | 第28-31页 |
·不存在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模型 | 第28-29页 |
·存在控制权私有收益下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 | 第29-31页 |
·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31-32页 |
5 控制权私有收益下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实证分析 | 第32-49页 |
·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样本和指标的选取 | 第33-34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4-39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描述性统计 | 第34-36页 |
·再融资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6-39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41-44页 |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 | 第41页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实证分析 | 第41-44页 |
·实证结果 | 第44-45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造成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原因 | 第45-49页 |
·“隐蔽性”和“软约束” | 第45页 |
·“积极配股”与“消极认股” | 第45-46页 |
·“过度融资”与“冒险” | 第46页 |
·“控制权”与“决策权” | 第46-47页 |
·外部相关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6 相关对策和建议 | 第49-55页 |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 第49-52页 |
·规范大宗股权交易市场 | 第49-50页 |
·推进控制权和决策权相分离 | 第50-51页 |
·提高中小股东的自我保护意识 | 第51页 |
·进一步提高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成本 | 第51-52页 |
·优化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绩效水平 | 第52-55页 |
·拓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渠道 | 第52-53页 |
·继续加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监管力度 | 第53页 |
·加强对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 | 第53页 |
·充分发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 | 第53-55页 |
7 总结及展望 | 第55-57页 |
·主要观点总结 | 第55页 |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55-57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55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