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

基于行人保护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结构设计和仿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行人安全研究现状第12-13页
   ·行人安全法规及相关防护措施第13-19页
     ·行人安全法规第13-17页
     ·行人安全防护措施第17-19页
   ·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介绍第19-23页
     ·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组成第19页
     ·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分类第19-21页
     ·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发展现状第21-23页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2章 主动式发动机罩的结构开发第24-33页
   ·主动式发动机罩的方案和结构设计第24-30页
     ·设计思路第24-26页
     ·举升系统结构设计方案第26-30页
   ·控制系统设计第30-31页
     ·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第30-31页
     ·控制系统工作时序第31页
   ·新型主动式发动机罩的优点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行人头部动力学响应分析及系统参数的确定第33-48页
   ·行人-车辆碰撞模型的建立第33-40页
     ·多刚体人体模型第33-35页
     ·有限元车辆模型第35-38页
     ·汽车-行人碰撞模型的耦合第38-40页
   ·仿真输入参数设定第40-41页
   ·主要输出参数定义第41-43页
     ·头部碰撞相对速度第41页
     ·头部碰撞角度第41页
     ·绕转距离第41-42页
     ·头部损伤评价标准 HIC(Head Injury Criteria)第42-43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3-45页
     ·行人与轿车碰撞位置的影响第43-44页
     ·行人速度的影响第44页
     ·车辆速度及不同模型的影响第44-45页
   ·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主要参数确定第45-47页
     ·升起高度确定第45-46页
     ·响应时间确定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主动式发动机罩的仿真研究第48-62页
   ·头锤撞击模型的建立第48-55页
     ·头锤碰撞模型第48-50页
     ·车辆有限元模型第50-52页
     ·头锤试验仿真模型第52-53页
     ·行人头部保护理想目标第53-54页
     ·仿真分析碰撞点的选定第54-55页
   ·主动式发动机罩防护性能分析第55-61页
     ·Ford Taurus 模型对比分析第55-58页
     ·SUV 车辆模型对比分析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减速度评价及部件影响系数的汽车正碰耐撞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