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2页 |
·拉曼散射的原理 | 第13-14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 第14-30页 |
·SERS的发现 | 第14-15页 |
·SERS的机理 | 第15-20页 |
·活性基底中的纳米材料 | 第20-23页 |
·SERS应用中的纳米粒子与基底的制备技术 | 第23-26页 |
·SERS技术的发展与联用 | 第26-27页 |
·SERS技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第27-30页 |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 | 第30-32页 |
·AuNPs/PVP/Au复合型SERS基底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0页 |
·AuNPs/PVP/Au基底用于定量检测单元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第30页 |
·AuNPs/PVP/Au基底用于多元生物标志物的SERS检测 | 第30页 |
·DPA的SERS检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0-31页 |
·SERS检测杆菌类芽孢 | 第31页 |
·芽孢SERS检测中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1-32页 |
第2章 AuNPs/PVP/Au复合型SERS基底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2-43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3页 |
·不同粒径Au NPs的制备 | 第33页 |
·SERS基底的制备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基底的表征 | 第34-37页 |
·基底的SERS特征 | 第37-39页 |
·SERS特征与金纳米粒子尺寸的关系 | 第39-41页 |
·用不同材料制备的SERS基底 | 第41页 |
·SERS增强因子的估算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AuNPs/PVP/Au基底用于定量检测单元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第43-56页 |
·前言 | 第43-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不同粒径Au NPs和SERS基底的制备 | 第45页 |
·被测液的配制与检测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强度-浓度间的关系 | 第45-46页 |
·浓度-强度间的定量分析及吸附特征的研究 | 第46-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AuNPs/PVP/Au基底用于多元生物标志物的SERS检测 | 第56-72页 |
·前言 | 第56-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页 |
·竞争吸附所需溶液的配制 | 第58页 |
·竞争吸附的检测分析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71页 |
·SERS基底的表征 | 第58-59页 |
·DPA在SERS基底上的分析 | 第59-62页 |
·吡啶在SERS基底上的SERS分析 | 第62-65页 |
·特征波谱的比较以及竞争吸附的估算 | 第65-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DPA的SERS检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72-80页 |
·前言 | 第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3页 |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和SERS基底的制备 | 第72页 |
·DPA溶液酸碱度的调节 | 第72-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78页 |
·pH值对DPA的SERS特征的影响 | 第73-78页 |
·pH条件对芽孢样品检测的影响 | 第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6章 SERS检测杆菌类芽孢 | 第80-97页 |
·前言 | 第80-81页 |
·实验部分 | 第81-8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1页 |
·生物标志物的提取 | 第81-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96页 |
·芽孢样品中萃取出的CaDPA | 第83-87页 |
·合成的CaDPA样品 | 第87-93页 |
·萃取率的估算 | 第93-94页 |
·LOD的估算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7章 芽孢SERS检测中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97-103页 |
·前言 | 第97-98页 |
·实验部分 | 第98页 |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及保存 | 第98页 |
·Raman光谱的采集及参数设置 | 第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2页 |
·不经过萃取的芽孢样品 | 第98-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结论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