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学习词典应用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 ·国外词典用户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内词典用户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 ·小结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的理论、材料和方法 | 第15-21页 |
| ·研究理论 | 第15-16页 |
| ·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 ·基本思路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汉语学习词典用户的词典使用状况 | 第21-24页 |
| ·汉语词典的使用现状 | 第21-22页 |
| ·汉语词典的使用频率 | 第21-22页 |
| ·词典释义形式的使用倾向 | 第22页 |
| ·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的使用情况 | 第22-24页 |
| ·电子词典的拥有率 | 第23页 |
| ·两种载体的词典的使用情况 | 第23-24页 |
| ·对两种载体的词典认知情况 | 第24页 |
| 第三章 汉语学习词典用户的词典接受需求状况 | 第24-27页 |
| 第四章 汉语学习词典用户的知识和技能状况 | 第27-32页 |
| ·汉语学习词典用户的词典知识需求状况 | 第27-29页 |
| ·词典前言、凡例或使用说明、体例说明的阅读情况 | 第27-28页 |
| ·词典知识匮乏的原因 | 第28-29页 |
| ·汉语学习词典用户的查阅技能状况 | 第29-32页 |
| ·留学生的查阅状况 | 第29-31页 |
| ·教师的导向状况 | 第31-32页 |
| 第五章 汉语学习词典用户查阅需求状况 | 第32-40页 |
| ·释义方式的认知情况 | 第32-36页 |
| ·义项排列 | 第33页 |
| ·词汇等级的标注倾向 | 第33-34页 |
| ·词类标注代码的满意度 | 第34页 |
| ·词典释义的理解情况 | 第34-35页 |
| ·文化词的释义方式 | 第35页 |
| ·词条信息的查阅频率 | 第35-36页 |
| ·对词典收词的倾向及查阅情况 | 第36-38页 |
| ·词条查阅频率 | 第37页 |
| ·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汉语中的词的收录倾向 | 第37-38页 |
| ·附录收录调查情况 | 第38-40页 |
| 第六章 改善我国汉语学习词典编纂、出版和应用的建议 | 第40-49页 |
| ·给词典编纂者的数据反馈 | 第40-43页 |
| ·汉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信息反馈 | 第40-41页 |
| ·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 | 第41页 |
| ·选购词典的因素 | 第41-42页 |
| ·收词释义的需求 | 第42页 |
| ·学生导向与教师导向并举 | 第42-43页 |
| ·词典的用户意识仍需加强 | 第43页 |
| ·给出版社的建议 | 第43-45页 |
| ·树立词典品牌意识 | 第43-44页 |
| ·注重词典广告宣传 | 第44-45页 |
| ·版式设计大胆新颖 | 第45页 |
| ·给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 | 第45-49页 |
| ·转变观念丰富自己各方面词典知识和技能 | 第47-48页 |
| ·要注重词典知识的指导 | 第48页 |
| ·加强词典查阅技能的培养 | 第48页 |
| ·树立学生正确的词典态度 | 第48-49页 |
| ·引导学生掌握选购词典的方法 | 第49页 |
| 结语 | 第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