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西部高校及核心人才的界定 | 第13-16页 |
·西部高校简介 | 第13-14页 |
·核心人才的界定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7-24页 |
·激励的含义 | 第17-18页 |
·激励机制的定义 | 第18-19页 |
·激励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第三章 西部高校核心人才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西部高校核心人才现状 | 第24-26页 |
·西部高校核心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影响西部高校核心人才激励的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人力资本因素 | 第28页 |
·能力因素 | 第28-29页 |
·压力因素 | 第29页 |
·报酬因素 | 第29页 |
·工作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目标因素 | 第30页 |
·权力因素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西部高校核心人才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 第31-42页 |
·西部高校核心人才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西部高校核心人才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模式 | 第32-42页 |
·物质激励机制 | 第33-36页 |
·精神激励机制 | 第36-39页 |
·感情激励机制 | 第39-42页 |
第五章 G大学核心人才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 第42-58页 |
·背景材料 | 第42-43页 |
·学校概况 | 第42页 |
·学校师资队伍介绍 | 第42-43页 |
·G大学核心人才的界定 | 第43页 |
·G大学核心人才激励现状分析 | 第43-47页 |
·物质激励不公现象严重,绩效考核制度形同虚设 | 第43-45页 |
·精神激励形式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 | 第45-46页 |
·感情激励不到位,核心人才流动倾向较高 | 第46-47页 |
·G大学核心人才现行激励机制效果问卷调查评价分析 | 第47-54页 |
·G大学问卷调查过程 | 第47-50页 |
·G大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G大学核心人才激励机制的改进策略 | 第54-58页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绩效管理的个性化薪酬分配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管理柔性化,加强核心人才的管理激励 | 第55页 |
·实行基于绩效的末位淘汰制,实现人才动态管理激励 | 第55-56页 |
·创建人才多元评价激励体系,避免人才贬值 | 第56页 |
·理顺人才个体与人才团队的关系,加强学术团队激励 | 第56-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