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越X越Y”格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第7-8页 |
·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 | 第8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第二章 “越 X越 Y”格式的句法特征 | 第13-22页 |
·“越 X越 Y”格式中“越” | 第13-14页 |
·“越 X越 Y”格式中“X”和“Y”的组配 | 第14-16页 |
·越V越A | 第14页 |
·越V越V | 第14-15页 |
·越A越A | 第15-16页 |
·越A越V | 第16页 |
·“越”字格式连用 | 第16-18页 |
·越X越Y越 Z | 第16-17页 |
·越 X越 Y,越 Y越 X | 第17页 |
·越 X1,越 Y1越 Y2 | 第17页 |
·越 X1越X2,越 Y | 第17-18页 |
·越 X越 Y越X越Y | 第18页 |
·“越 X越 Y”格式的句法功能 | 第18-22页 |
·“越 X越 Y”整体充当句法成分 | 第18-19页 |
·“越 X越 Y”作为复句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越 X越 Y”格式表达的语义 | 第22-28页 |
·“越 X越 Y”所表达的倚变关系 | 第22-23页 |
·“越 X越 Y”对“X”和“Y”的语义制约 | 第23-25页 |
·对形容词性“X”和“Y”的制约 | 第24页 |
·对动词性“X”和“Y”的制约 | 第24-25页 |
·“越 X越 Y”的格式义 | 第25-27页 |
·“越 X越 Y”表示的条件倚变意义 | 第25-26页 |
·“越 X越 Y”表示的时间倚变意义 | 第26-27页 |
·“就”与倚变关系的表达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越 X越 Y”格式的变体形式 | 第28-35页 |
·“越来越 Y”格式 | 第28-32页 |
·“越来越 Y”格式的形成 | 第28-29页 |
·“越来越 Y”与“越 X越 Y” | 第29-32页 |
·“越(是)X越(是)Y”格式 | 第32-35页 |
·凸显焦点的“越(是)X越(是)Y” | 第32-33页 |
·表示判断的“越(是)X越(是)Y” | 第33-34页 |
·音节与“越”、“越是”的选用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倚变关系表达方式的历时倚变 | 第35-42页 |
·倚变义副词的历时发展 | 第35-40页 |
·“愈”的用法 | 第36页 |
·“弥”和“益”的用法 | 第36-37页 |
·“转”的用法 | 第37-38页 |
·“更”的用法 | 第38-39页 |
·“越”和“越”的叠用格式 | 第39-40页 |
·“越 X越 Y”格式的形成及动因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