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开展内燃机噪声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内燃机噪声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内燃机噪声辐射机理及主要噪声源识别方法 | 第19-31页 |
·内燃机振动的传递路径 | 第19页 |
·内燃机噪声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机械噪声 | 第20-21页 |
·燃烧噪声 | 第21-23页 |
·空气动力性噪声 | 第23-24页 |
·内燃机振动噪声信号的特点 | 第24-25页 |
·激励的非平稳、周期性特征 | 第24-25页 |
·系统结构的时变性 | 第25页 |
·结构动态响应的复杂性 | 第25页 |
·内燃机噪声源的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内燃机表面噪声源识别技术 | 第26-28页 |
·内燃机内部噪声源识别技术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声强测试技术的发展 | 第31-41页 |
·声强测试技术在内燃机噪声识别上的应用 | 第31-32页 |
·声功率的测量 | 第31-32页 |
·主要噪声源的识别 | 第32页 |
·声强测试技术 | 第32-39页 |
·声强的定义 | 第32页 |
·声强测试技术的发展 | 第32-33页 |
·声强测量的双传声器法 | 第33-36页 |
·双传声器法的测量误差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内燃机表面噪声源的声强识别 | 第41-59页 |
·声强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Fourier谱和1/3倍频程谱 | 第41-42页 |
·WD415柴油机表面噪声源的声强识别 | 第42-50页 |
·WD415声强测量的实验方案 | 第42-44页 |
·WD415柴油机不同侧面的声强分布特征 | 第44-49页 |
·WD415柴油机不同工况下声功率比较 | 第49-50页 |
·ZH1130柴油机表面噪声源的声强识别 | 第50-52页 |
·ZH1130柴油机的表面声强测量 | 第50-51页 |
·ZH1130柴油机表面噪声源的声强识别 | 第51-52页 |
·某125摩托车噪声源的声强识别 | 第52-57页 |
·加速噪声的特性 | 第53-54页 |
·摩托车主要噪声源的声强识别 | 第54-55页 |
·加速噪声的模拟实验 | 第55-56页 |
·改进效果的验证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非平稳信号的小波分析 | 第59-69页 |
·从Fourier变换到小波变换 | 第59-64页 |
·Fourier变换 | 第59-60页 |
·短时Fourier变换 | 第60-61页 |
·小波变换 | 第61-62页 |
·小波变换与Fourier变换的比较 | 第62-64页 |
·小波变换的特点 | 第64页 |
·小波变换主要参数的选取 | 第64-67页 |
·小波函数的选取 | 第64-65页 |
·最大尺度和最小尺度的确定 | 第65-66页 |
·小波中心频率的确定 | 第66-67页 |
·小波尺度的离散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柴油机声信号特征的小波变换提取 | 第69-87页 |
·柴油机噪声信号的小波能量谱 | 第69-77页 |
·小波能量谱 | 第69-70页 |
·WD415柴油机噪声特性的小波变换研究 | 第70-74页 |
·ZH1130柴油机噪声信号的小波变换研究 | 第74-77页 |
·基于尺度能量谱与欧氏空间距离的柴油机主要噪声源识别 | 第77-82页 |
·表面振动与噪声辐射之间的关系 | 第77-78页 |
·小波变换的尺度能量谱 | 第78-80页 |
·小波系数之间欧氏空间距离 | 第80-82页 |
·内燃机噪声特性的瞬时声强小波变换研究 | 第82-86页 |
·瞬时声强小波变换的算法 | 第82-83页 |
·模拟信号研究 | 第83-85页 |
·柴油机声信号特性的瞬时声强小波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独立分量分析的原理 | 第87-95页 |
·独立分量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 第87-89页 |
·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87-89页 |
·ICA的估计原理与算法 | 第89-94页 |
·非高斯的最大化 | 第89-90页 |
·互信息最小化 | 第90-91页 |
·极大似然估计 | 第91页 |
·FastICA算法简介 | 第91-92页 |
·ICA分析的数值仿真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八章 内燃机振动噪声信号的ICA分析 | 第95-113页 |
·内燃机振动噪声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 | 第95-104页 |
·内燃机结构的动力学简化模型 | 第95-96页 |
·时序ICA模型与并行ICA模型 | 第96-98页 |
·柴油机转速波动对信号采集的影响 | 第98-99页 |
·内燃机振声信号的高斯性研究 | 第99-100页 |
·内燃机噪声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 | 第100-103页 |
·内燃机振动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 | 第103-104页 |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气缸压力重构 | 第104-112页 |
·内燃机振动特性分析 | 第104-106页 |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 | 第106-108页 |
·ARMA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108-109页 |
·气缸压力的重构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13-116页 |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2页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