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介绍 | 第13-19页 |
1.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 第13页 |
2.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和教材编写的重要性 | 第13-18页 |
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之听力教学的特点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可能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听力教材的历史回顾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几大院校现用初级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的评估及现有教材所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对于有关汉语听力教材的论文评述 | 第26-30页 |
第三章 理论机制 | 第30-46页 |
第一节 教材编写的理论机制 | 第30-34页 |
1. 教材必须要有意图 | 第30-31页 |
2. 教材要进行程度选择 | 第31页 |
3. 教材要有它的期限 | 第31页 |
4. 教材的语言特点要明确 | 第31-32页 |
5. 教材的量要控制得当 | 第32页 |
6. 教材呈现内容标准的择定要妥当 | 第32-33页 |
7. 教材项目的择定要合适 | 第33-34页 |
8. 教材项目的组织要合乎规律 | 第34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特点 | 第34-41页 |
1. 从比较中发现特点 | 第35-38页 |
1) 从语言特点上来说 | 第35-37页 |
2) 从文化特点上来说 | 第37-38页 |
2. 从特点中安排意图,程度和期限等教材编写原则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听力和听力教学的理论机制 | 第41-43页 |
第四节 教材编写理论与听力和听力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 | 第43-46页 |
1. 听力教材要体现听力意图,听力者的程度和听力者学习的期限 | 第43页 |
2. 听力教材要体现以听力为特点的语言 | 第43-44页 |
3. 听力教材的量要科学安排 | 第44页 |
4. 听力教材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44页 |
5. 听力教材的项目的安排要遵循复现原则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听力分析 | 第46-64页 |
第一节 第二语言初学者的听力学习特点 | 第46-49页 |
1. 听力者受信息源的语速影响 | 第47页 |
2. 听力者受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影响 | 第47-48页 |
3. 听力者受信息源的句式结构影响 | 第48页 |
4. 听力者受自身注意广度的影响 | 第48页 |
5. 听力者受自身的记忆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听力材料分析 | 第49-64页 |
1. 语音问题 | 第49-53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49-50页 |
一)语音的陌生感。 | 第49-50页 |
二)语义的陌生感 | 第50页 |
2) 解决办法 | 第50-53页 |
一)以翻译法为教学法,以逐词剖析法化非懂输入至可懂输入 | 第51-52页 |
二) 以语音教学法为基础,选择音译外来词为语料切入 | 第52-53页 |
2. 词汇问题 | 第53-56页 |
1) 问题一,单个词语的可懂输入是否应该在教材中着重体现;是否应该以完整句子体现课文的重点生词 | 第53页 |
2) 问题一的解决,引入“语境”概念和直观法 | 第53-55页 |
3) 问题二,对于近音异义词的安排是否应该有足够的空间 | 第55页 |
4) 问题二的解决,独立词语听辨和情境输入相结合 | 第55-56页 |
3. 成句问题 | 第56-58页 |
4. 简短对话问题 | 第58-61页 |
5. 简短段落问题 | 第61-64页 |
第五章 编写设想 | 第64-96页 |
第一节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编写的总体设计 | 第64-72页 |
1. 遵循教材编写理论规则 | 第64-66页 |
2. 体现听力教学的特点 | 第66-67页 |
3. 按照初级阶段学生程度编排语料 | 第67-69页 |
4. 在练习形式上区别于中高级听力教材 | 第69-70页 |
5. 与时代节奏同步 | 第70-72页 |
第二节 对于学生课堂内外听力练习的设计和学生初级听力能力的培养 | 第72-78页 |
1. 课堂内练习 | 第72-76页 |
2. 课堂外练习 | 第76-78页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听力教材与读写教材的匹配性问题 | 第78-81页 |
1. 从历史上看 | 第78-79页 |
2. 我们的观点 | 第79-81页 |
第四节 初中级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的衔接性问题 | 第81-82页 |
第五节 怎样处理初级对外汉语听力教材所涉及的文化问题 | 第82-86页 |
1. 教材理念的文化问题:为什么总是“又安静又干静”? | 第82-83页 |
2. 教材内容的文化问题:中国特色和西方特色 | 第83-86页 |
第六节 怎样处理初级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的汉文字出现问题 | 第86-88页 |
第七节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的趣味性问题 | 第88-93页 |
1. 语言的趣味性 | 第89-90页 |
2. 文化的趣味性 | 第90-91页 |
3. 练习的趣味性 | 第91-93页 |
第八节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课文内容的量的问题 | 第93-95页 |
第九节 初级对外汉语听力教材是否应该编写辅助教材 | 第95-96页 |
结语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