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自然主义文学原理及在中国的传播 | 第7-12页 |
·十九世纪科学与自然主义文学 | 第7-9页 |
·自然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写实主义主潮的形成 | 第9-12页 |
第二章 当代文学体系中的科学因素、唯物主义和实证性方法(上) | 第12-19页 |
·侦探小说与科幻文学 | 第12-14页 |
·报告文学大潮的实证性方法论 | 第14-16页 |
·八十年代中期文艺理论科学热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当代文学体系中的科学因素、唯物主义和实证性方法(下) | 第19-29页 |
·语言上的实证性立场:当代自然主义文学的先声 | 第19-24页 |
·王蒙张贤亮小说中的机械论唯物主义:连接自然主义文学的桥梁 | 第24-29页 |
第四章 自然主义文学的黄金期 | 第29-35页 |
·文革后自然主义系列文本的产生 | 第29-31页 |
·文革后青年作家自然主义小说共性举要 | 第31-35页 |
第五章 自然主义文学(上)——文学的自然历史观念 | 第35-56页 |
·王安忆小说中的“家族自然史” | 第36-42页 |
·苏童莫言小说中的“天工”与“人工” | 第42-49页 |
·刘震云小说中的“自然历史” | 第49-56页 |
第六章 自然主义文学(中)——文学的生理心理观念 | 第56-72页 |
·王安忆小说:爱欲中的两性 | 第57-66页 |
·刘恒小说:变态的人生 | 第66-72页 |
第七章 自然主义文学(下)——平民文学 | 第72-85页 |
·池莉:“形而上”的时代性放逐与复归 | 第74-78页 |
·王安忆:“实业”与民生 | 第78-85页 |
第八章 文革后自然主义文学的文体与语言 | 第85-95页 |
·文革后自然主义小说的“中篇化” | 第85-87页 |
·短篇小说的文体意义 | 第87-89页 |
·刘恒苏童莫言的雅俗语言 | 第89-93页 |
·王安忆池莉刘震云等的流俗语言 | 第93-95页 |
结语 | 第95-9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7-105页 |
附录一 文革后六位青年作家自然主义小说之语料库 | 第105-134页 |
刘恒语料库 | 第105-109页 |
苏童语料库 | 第109-120页 |
莫言语料库 | 第120-126页 |
王安忆语料库 | 第126-130页 |
池莉语料库 | 第130-131页 |
刘震云语料库 | 第131-134页 |
后记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