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9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8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人性假设理论 | 第9-10页 |
·人本管理理论 | 第10-11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1页 |
·美国当代管理理论 | 第11-12页 |
·国外最新研究方向 | 第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8页 |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变化及特点 | 第16页 |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动态 | 第16页 |
·我国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状况 | 第16-17页 |
·我国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对策 | 第17-18页 |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8页 |
·研究的主要办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基本原理 | 第19-24页 |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产生 | 第19-22页 |
·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人力资源的概念 | 第19页 |
·人力资源的特征 | 第19-20页 |
·人力资源的作用 | 第20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 第20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作用与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 第21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 第21页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 第21-22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22页 |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同素异构原理 | 第22页 |
·能位匹配原理 | 第22页 |
·要素有用原理 | 第22页 |
·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 | 第22-23页 |
·动态优势原理 | 第23页 |
·奖惩强化原理 | 第23页 |
·相互竞赛原理 | 第23页 |
·信息催化原理 | 第23页 |
·文化凝聚原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4-33页 |
1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 第24-25页 |
·乡镇企业的产生 | 第24页 |
·乡镇企业的发展 | 第24-25页 |
2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 第25-26页 |
3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人才结构失衡,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 第26-27页 |
·乡镇企业领导人无法突破自我,企业难有发展后劲 | 第27-28页 |
·乡镇企业监督机制不合理,增大了企业内部磨擦 | 第28页 |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4.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3页 |
·我国乡镇企业特殊的发展史产生了家族化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模糊,难以解决经营管理者的选择问题和激励问题 | 第31-32页 |
·乡镇企业缺乏保障制度,难以形成凝聚力 | 第32页 |
·乡镇企业落后的管理体制,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作用难以发挥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 第33-56页 |
1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在乡企的地位与作用 | 第33-34页 |
2 加快乡镇企业制度改革,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供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 | 第34-36页 |
3 政府、企业联手创造人才开发环境,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 | 第36-37页 |
4 加强乡镇企业家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5 乡镇企业应从单纯的生产经营型组织向“经营—学习型组织”转变 | 第38-39页 |
6 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39-41页 |
7 构建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机制 | 第41-56页 |
·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 | 第41-43页 |
·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 第43-45页 |
·建立规范的工作分析机制 | 第45-47页 |
·建立公平合理的员工招聘机制 | 第47-49页 |
·建立有效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 | 第49-51页 |
·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 第51-52页 |
·建立有效的人才开发和培训机制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