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 第1-7页 |
1 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关于“把”字句语义研究的综述 | 第7-8页 |
·关于“把”字句习得研究的综述 | 第8-10页 |
·靳洪刚的研究 | 第8-9页 |
·熊文新的研究 | 第9页 |
·高小平的研究 | 第9页 |
·余文青的研究 | 第9-10页 |
·林载浩的研究 | 第10页 |
2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3 三个年级留学生典型“把”字句习得情况的调查过程及统计分析 | 第11-22页 |
·被试的选取 | 第11-12页 |
·实验方式 | 第12页 |
·被试所用句式分类及统计标准 | 第12-15页 |
·“把”字句类和非“把”句类 | 第12-13页 |
·被试所用“把”字句分类 | 第13-14页 |
·被试有偏误的“把”字句分类 | 第14-15页 |
·“衔接类”与“非衔接类”非“把”字句句式 | 第15页 |
·被试所用句式分类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15-21页 |
·三个年级被试所用句式统计 | 第15-16页 |
·三个年级被试运用“把”字句和非“把”字句正误情况统计 | 第16-18页 |
·三个年级被试运用“位移类”和“其他类”“把”字句统计 | 第18-19页 |
·三个年级被试运用“介宾类”和“趋向类”“把”字句统计 | 第19-20页 |
·三个年级被试“把”字句偏误类型一览表 | 第20-21页 |
·三个年级被试描述“泼水”这一场景所用句式及正误情况一览表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4 三套教材对典型“把”字句处理的比较 | 第22-28页 |
·简介要比较的三套教材 | 第22-23页 |
·典型“把”字句在三套教材中出现时间和出现顺序的比较 | 第23-24页 |
·三套教材中典型“把”字句语义描述的比较 | 第24-25页 |
·三套教材中典型“把”字句的课后练习比较 | 第25-28页 |
·三套教材中典型“把”字句重现率的比较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页 |
5 对教材“把”字句编写的启示 | 第28-35页 |
·教材应首先专课重点介绍处理典型“把”字句 | 第29-30页 |
·教材可引入图式描述典型“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 第30-31页 |
·教材可用信息结构理论解释典型“把”字句的语用功能 | 第31-33页 |
·教材练习的编写应有助于学生掌握典型“把”字句的语用功能 | 第33-35页 |
·教材编写应重视典型“把”字句语用练习的重现 | 第35页 |
6 结语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36-37页 |
附注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一(图片) | 第40-42页 |
附录二: | 第42-47页 |
1 一年级看图写话语料 | 第42-43页 |
2 二年级看图写话语料 | 第43-45页 |
3 三年级看图写话语料 | 第45-46页 |
4 中国学生看图写话语料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