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 第16-18页 |
·国际界定 | 第16-17页 |
·国内界定 | 第17-18页 |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 第18-19页 |
·R&D绩效评价理论 | 第19-23页 |
·R&D与R&D绩效评价 | 第19页 |
·R&D绩效评价的原则 | 第19-21页 |
·R&D绩效评价的基本层次 | 第21页 |
·R&D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发展现状 | 第23-50页 |
·我国R&D发展现状 | 第23-30页 |
·我国R&D经费支出情况 | 第23-26页 |
·我国R&D经费支出特征的国际比较 | 第26-30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45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30-38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 第38-45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特点 | 第45-46页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落后的原因分析 | 第46-50页 |
第4章 高新技术产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50-63页 |
·评价体系的内容 | 第50-51页 |
·高新技术产业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 | 第51-54页 |
·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51-52页 |
·反映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水平的指标体系 | 第52-54页 |
·AHP—模糊综合评价 | 第54-60页 |
·AHP—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 第54-55页 |
·AHP—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55-60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60-61页 |
·因子分析概述 | 第60页 |
·因子分析模型 | 第60-61页 |
·因子分析的原理和步骤 | 第61页 |
·聚类分析法 | 第61-63页 |
·聚类分析概述 | 第61-62页 |
·聚类分析步骤 | 第62-63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63-74页 |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分析 | 第63-64页 |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分析 | 第64-68页 |
·基于聚类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分析 | 第68-70页 |
·综合评价及提高R&D绩效水平途径 | 第70-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