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3页 |
·研究范畴 | 第13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方法与流程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流程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概述 | 第16-29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品牌 | 第16页 |
·视觉系统 | 第16-17页 |
·品牌视觉系统 | 第17-18页 |
·再设计 | 第18页 |
·品牌视觉系统再设计 | 第18页 |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目前发展情况 | 第20-28页 |
·品牌视觉形象发展的趋势 | 第20-23页 |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现状 | 第23-25页 |
·品牌视觉形象再设计的案例与分析(百事可乐) | 第25-28页 |
·项目介绍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品牌视觉系统再设计与社会行为规范的关系 | 第29-45页 |
·社会行为规范——以人为本 | 第29-33页 |
·社会行为规范论述 | 第29-30页 |
·以人为本 | 第30-32页 |
·以人为本与设计的关系 | 第32-33页 |
·品牌定位的提升 | 第33-35页 |
·品牌定位的定义 | 第33页 |
·品牌定位的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长期保持品牌的定位 | 第34页 |
·天虹品牌重新定位 | 第34-35页 |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 | 第35-37页 |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的定义 | 第35-36页 |
·顾客选择品牌的要素 | 第36页 |
·顾客选择品牌的理由 | 第36-37页 |
·从社会行为中获取信息 | 第37-42页 |
·针对天虹品牌的科特勒咨询报告 | 第37-38页 |
·问卷调查 | 第38-41页 |
·竞争对象(品牌定位中的参照系) | 第41-42页 |
·社会行为对实施方案的影响 | 第42-45页 |
·测试与调整 | 第42-43页 |
·对于反馈情况的坚持与服从态度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品牌视觉系统再设计与视觉沟通的关系 | 第45-65页 |
·知觉 | 第45-47页 |
·定义 | 第45页 |
·知觉的特性 | 第45页 |
·知觉的产生 | 第45-46页 |
·对天虹视觉系统的知觉感受 | 第46-47页 |
·视觉系统 | 第47页 |
·信息 | 第47页 |
·信息与设计的关系 | 第47页 |
·视觉设计 | 第47-48页 |
·视觉沟通 | 第48-49页 |
·沟通 | 第48页 |
·视觉沟通 | 第48-49页 |
·视觉设计对企业构架的影响 | 第49-57页 |
·视觉组成要素对人们心理反应的影响(联想) | 第49-54页 |
·视觉设计对企业的影响 | 第54-57页 |
·视觉沟通与品牌再设计的关系 | 第57-65页 |
·目标定位 | 第57页 |
·标识提升 | 第57-61页 |
·颜色抉择 | 第61-65页 |
第五章 品牌视觉系统再设计过程中对国内企业发展问题的提出 | 第65-68页 |
·对品牌视觉系统再设计实际意义的误解 | 第65页 |
·期望值与实际实施的矛盾 | 第65-68页 |
·定位矛盾 | 第65-66页 |
·实施矛盾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审视现在 | 第68页 |
展望未来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