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企业柔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柔性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第14-15页 |
·柔性的度量 | 第15-16页 |
·柔性研究述评 | 第16页 |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表现及对企业的影响 | 第18-26页 |
·企业环境的界定 | 第18页 |
·环境不确定性 | 第18-22页 |
·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内涵 | 第18-19页 |
·环境不确定性的分析维度 | 第19-22页 |
·不确定环境的特征表现及对企业的影响 | 第22-25页 |
·经济全球化 | 第22页 |
·技术进步 | 第22-23页 |
·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 第23页 |
·消费的个性化趋势 | 第23-24页 |
·标准的建立和更新 | 第24页 |
·信息化 | 第24页 |
·竞争手段现代化 | 第24-25页 |
·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企业柔性及构成要素分析 | 第26-40页 |
·资源柔性 | 第26-32页 |
·人力资源柔性 | 第26-28页 |
·物质资源柔性 | 第28-29页 |
·信息资源柔性 | 第29-30页 |
·资金资源柔性 | 第30-32页 |
·能力柔性 | 第32-35页 |
·产品开发能力柔性 | 第32-33页 |
·供应能力柔性 | 第33页 |
·制造能力柔性 | 第33-34页 |
·营销能力柔性 | 第34-35页 |
·组织柔性 | 第35-37页 |
·组织结构柔性 | 第35-36页 |
·组织过程柔性 | 第36页 |
·组织的关系柔性 | 第36-37页 |
·文化柔性 | 第37-39页 |
·企业价值观柔性 | 第37页 |
·组织文化柔性 | 第37-38页 |
·经营文化柔性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FCM的企业柔性运行机制研究 | 第40-56页 |
·模糊认知图 | 第40-41页 |
·基于FCM的企业柔性运行机制模型 | 第41-45页 |
·确定概念节点 | 第41-43页 |
·建立权重矩阵 | 第43-44页 |
·企业柔性运行机制 FCM图 | 第44-45页 |
·基于FCM的企业柔性系统运行分析 | 第45-55页 |
·资源柔性在柔性系统中的运行过程 | 第45-48页 |
·能力柔性在柔性系统中的运行过程 | 第48-51页 |
·组织柔性在柔性系统中的运行过程 | 第51-53页 |
·文化柔性在柔性系统中的运行过程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柔性水平动态管理模型 | 第56-64页 |
·环境不确定性水平的测度 | 第57-60页 |
·环境不确定函数的定义 | 第57-58页 |
·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力系数兄的计算 | 第58-60页 |
·环境不确定性水平的计算 | 第60页 |
·企业柔性的测度 | 第60-61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60页 |
·计算企业柔性各子系统柔性的水平 | 第60-61页 |
·总量的匹配 | 第61-62页 |
·分量的匹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A电子有限公司的柔性匹配度计算 | 第64-71页 |
·公司背景 | 第64页 |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度 | 第64-65页 |
·环境客观因素的指标值V的计算 | 第64页 |
·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力系数λ的计算 | 第64-65页 |
·企业柔性水平的测度 | 第65-69页 |
·环境的权重计算 | 第65页 |
·企业柔性各子系统要素的权重计算 | 第65-67页 |
·各子柔性系统的水平计算 | 第67-69页 |
·计算结果 | 第69-70页 |
·匹配度计算 | 第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