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3页
 (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提出第11页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状况第11-12页
 (三)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内容第12-13页
一、创新的概述第13-17页
 (一)创新概念和特征第13页
  1、创新概念第13页
  2、创新特征第13页
 (二)创新的基本规律第13-14页
  1、创新活动依赖于创新主体的综合素质第14页
  2、创新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类的需要第14页
 (三)创新思维与其特征第14-15页
  1、创新思维概念第14页
  2、创新思维的特征第14-15页
 (四)科技创新的内涵第15页
  1、科技的词源第15页
  2、科技创新第15页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特征第15-17页
  1、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质疑性第15-16页
  2、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目的性第16页
  3、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独特性第16-17页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第17-19页
 (一)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第17页
 (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17-18页
 (三)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思维能力第18-19页
三、影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第19-23页
 (一)高校教育模式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脱节第19-20页
  1、应试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抑制第19页
  2、传统授课方式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束缚第19-20页
  3、高校学术环境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第20页
 (二)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20-23页
  1、缺乏对创新活动兴趣的培养第20-21页
  2、缺乏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第21-22页
  3、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第22页
  4、缺乏创新所需的意志力第22-23页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分析第23-27页
 (一)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理论的思索第23-24页
  1、“行动”是创造的开始第23-24页
  2、“科学方法”的引导第24页
 (二)国外 HPS 教育先进教育理论的启发第24-27页
  1、 HPS 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前沿性课题第24-25页
  2、HPS 教育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可借鉴性第25页
  3、HPS 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第25-27页
五、我国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第27-39页
 (一)实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第27-28页
  1、建设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长效机制第27页
  2、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教学第27-28页
  3、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第28页
 (二)协调高校教育与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第28-30页
  1、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第28页
  2、改革教学方法第28-29页
  3、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第29页
  4、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第29-30页
 (三)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中创造性思维和灵感第30-31页
  1、打开“幻想”的天窗第30页
  2、发展直觉思维第30页
  3、培养强烈的求知欲第30-31页
  4、激励创新兴趣第31页
 (四)大学生自我培养创新能力第31-34页
  1、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第31-32页
  2、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第32页
  3、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项目,锻炼创新技能第32-33页
  4、持之以恒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创新精神第33-34页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意义第34-39页
  1、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第34-35页
  2、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第35-36页
  3、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第36-39页
六、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式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