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 第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体系结构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文献综述法 | 第14页 |
2、 理论分析法 | 第14页 |
3、 调查分析法 | 第14-15页 |
一、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9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15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 第15-16页 |
(三)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16-19页 |
1、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第16-17页 |
2、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 第17页 |
3、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 第17-18页 |
4、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科学理论的创新、丰富和发展 | 第18-19页 |
二、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状 | 第19-29页 |
(一)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评析 | 第19-24页 |
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状况的认知状况 | 第19-24页 |
2、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执行状况 | 第24页 |
(二)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24-29页 |
1、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4-26页 |
2、 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 第26-27页 |
3、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7页 |
4、 主体自我选择因素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式构建 | 第29-41页 |
(一) 高校要利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渠道,宣传普及核心价值体系 | 第29-31页 |
1、 宣传普及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第29-30页 |
2、 党委的宣传部门要高度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 | 第30页 |
3、 各院系的学生管理部门要多组织学生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 | 第30-31页 |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能促进践行的良好环境 | 第31-33页 |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含义 | 第31页 |
2、 校园文化建设对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意义 | 第31-32页 |
3、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第32-33页 |
(三) 利用多种激励手段鼓励学生自觉践行 | 第33-35页 |
1、 激励手段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2、 激励手段的具体运用 | 第34-35页 |
(四) 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践行 | 第35-38页 |
1、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子系统内部的育人合力 | 第36页 |
2、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机制 | 第36-37页 |
3、 发挥三者的整体合力 | 第37-38页 |
(五) 提供各种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意,实现创新与发展 | 第38-41页 |
1、 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要环节 | 第38-39页 |
2、 建立优良的网络媒体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创意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