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中古语音(魏晋南北朝―宋语音)论文

《经典释文》陆氏音系之声类声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8页
第1章 本课题的选题与研究方法第18-25页
   ·选题出发点第18-21页
   ·主要研究范围第21-23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23-25页
第2章 反切上字的系联第25-128页
   ·系联条例第25-28页
   ·各类反切数据第28-30页
   ·唇音系联结果第30-47页
     ·必类第30-33页
     ·普类第33-35页
     ·步类第35-37页
     ·莫类第37-40页
     ·方类第40-41页
     ·芳类第41-43页
     ·扶类第43-45页
     ·亡类第45-47页
   ·舌音系联结果第47-61页
     ·丁类第47-49页
     ·他类第49-51页
     ·徒类第51-54页
     ·乃类第54-55页
     ·张类第55-56页
     ·勑类第56-58页
     ·直类第58-60页
     ·女类第60-61页
   ·齿音系联结果第61-91页
     ·子类第61-64页
     ·七类第64-66页
     ·才类第66-68页
     ·息类第68-73页
     ·似类第73-75页
     ·侧类第75-76页
     ·初类第76-77页
     ·仕类第77-78页
     ·所类第78-80页
     ·之类第80-83页
     ·昌类第83-85页
     ·食类第85-86页
     ·式类第86-88页
     ·市类第88-91页
   ·牙音系联结果第91-105页
     ·古类第91-96页
     ·苦类第96-99页
     ·其类第99-101页
     ·五类第101-105页
   ·喉音系联结果第105-121页
     ·於类第105-109页
     ·許类第109-111页
     ·户类第111-116页
     ·于类第116-117页
     ·以类第117-121页
   ·半舌音系联结果第121-125页
     ·力类第121-125页
   ·半齿音系联结果第125-127页
     ·如类第125-127页
   ·小结第127-128页
第3章 声母分析第128-161页
   ·唇音分析第128-141页
     ·唇音反切考察第128-132页
     ·有关陆氏音中非、敷、奉三母已分化出来的几种佐证第132-141页
   ·舌音分析第141-148页
     ·舌音反切考察第141-145页
     ·首音后所附音切及《玉篇》音系材料证明陆氏音端知有别第145-148页
   ·齿音分析第148-155页
     ·从、邪分析第148-150页
     ·崇、俟分析第150-152页
     ·船、禅分析第152-155页
   ·喉音分析第155-160页
   ·小结第160-161页
第4章 《释文》陆氏音中的类隔切是一种异读现象第161-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1页
附录:《经典释文》校勘记第171-216页
致谢第216-2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217页

论文共2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时期董志塬地貌演变过程及其成因
下一篇: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