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 第13页 |
·有利于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第13-14页 |
·有利于突出“以人为本”观念,关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14页 |
·有利于明确贫困大学生思想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形成及其思想和心理特点 | 第16-29页 |
·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 第17-19页 |
·贫困大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 | 第19-25页 |
·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改革 | 第19-21页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 第21-23页 |
·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 | 第23-25页 |
·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 第25-29页 |
·贫困大学生数量 | 第25-26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及心理特点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问题 | 第29-38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分析 | 第29-32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 第32-38页 |
·自卑心理与抑郁情绪 | 第32-34页 |
·焦虑与紧张情绪 | 第34-36页 |
·敏感与嫉妒心理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贫困大学生思想、心理问题成因研究 | 第38-50页 |
·主观原因 | 第38-43页 |
·自我认同偏差 | 第38-39页 |
·自我体验消极 | 第39-41页 |
·自我效能感缺失 | 第41-42页 |
·自我调节能力偏低 | 第42-43页 |
·客观原因 | 第43-50页 |
·社会环境原因 | 第44-46页 |
·学校环境原因 | 第46-47页 |
·家庭环境原因 | 第47-50页 |
第五章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 第50-65页 |
·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50-52页 |
·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50-51页 |
·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本德育”的重要内容 | 第51-52页 |
·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52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 第52-54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 第52-53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第53-54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54-60页 |
·加强“三观”教育 | 第54-55页 |
·加强成功成才教育 | 第55-56页 |
·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 第56-57页 |
·增加感恩主题教育 | 第57-58页 |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 第58-60页 |
·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第60-65页 |
·发挥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用 | 第60-61页 |
·突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优势 | 第61-62页 |
·增加家庭教育的亲情激励作用 | 第62-63页 |
·强调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