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引言 | 第8-1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三)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第9-14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三、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第16-55页 |
(一) 专门性社会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38页 |
(二) 渗透在其他领域的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8-44页 |
(三) 渗透在区域活动的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44-52页 |
(四) 渗透在一日生活的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52-55页 |
四、影响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 | 第55-61页 |
(一) 领导因素 | 第56-58页 |
(二) 期望因素 | 第58-59页 |
(三) 教师素养 | 第59-60页 |
(四) 课程因素 | 第60-61页 |
五、促进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建议与对策 | 第61-66页 |
(一) 加强对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领导 | 第61-62页 |
(二) 挖掘、丰富实施社会领域课程所需的园内、外资源 | 第62-63页 |
(三) 建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让教师参与课程管理 | 第63-64页 |
(四) 成立社会领域课程教研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 第64页 |
(五) 组织社会领域课程教学大比武,营造积极的课程实施氛围 | 第64页 |
(六) 提高家长、社会对社会领域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 第64-65页 |
(七) 利用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实施社会领域课程的积极性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