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问题提出 | 第9-13页 |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研究价值 | 第10-13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概念界定 | 第13页 |
·语文学业自我的结构维度分析 | 第13-16页 |
·Shavelson学业自我结构中的学科学业自我 | 第14页 |
·Marsh模型中语文学科自我的进一步分化 | 第14-15页 |
·郭成的学科学业自我结构模型 | 第15-16页 |
·英语学科学业自我的结构维度 | 第16页 |
·测量工具 | 第16-17页 |
·自我概念维度量表 | 第16-17页 |
·学业自我描述问卷 | 第17页 |
·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和学科学业自我问卷 | 第17页 |
·发展特点 | 第17-19页 |
·性别差异 | 第17-18页 |
·年级差异 | 第18-19页 |
·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 第19-20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新意 | 第20-22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0页 |
·本研究的新意 | 第20-22页 |
3 本研究构想 | 第22-26页 |
·语文学业自我的界定 | 第22页 |
·语文学业自我的结构维度 | 第22-24页 |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4 研究1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问卷的维度建构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5 研究2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问卷的编制 | 第28-38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被试 | 第28页 |
·预测问卷的编制 | 第28页 |
·统计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分析 | 第29-35页 |
·项目分析 | 第29-30页 |
·因素分析的恰当性 | 第30-31页 |
·因素确定与命名 | 第31-33页 |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33-35页 |
·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的结构模型 | 第36-37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的问卷 | 第37-38页 |
6 研究3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 | 第38-52页 |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页 |
·被试 | 第38页 |
·工具 | 第38页 |
·程序 | 第38页 |
·研究结果 | 第38-49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的总体状况 | 第38-40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在性别、学段差异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40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诸因子的性别差异 | 第40-41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诸因子的学段、年级差异 | 第41-46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46页 |
·性别、学段和学校类型上交互作用分析 | 第46-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7 研究4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与语文成绩的关系 | 第52-56页 |
·研究目的 | 第52页 |
·研究方法 | 第52页 |
·被试 | 第52页 |
·工具 | 第52页 |
·程序 | 第52页 |
·研究结果 | 第52-55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与语文成绩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不同语文成绩组学生在语文学业自我诸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第53-54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诸维度对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8 总讨论 | 第56-59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的测评 | 第56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培养的必要性 | 第56-57页 |
·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与语文学习成绩的关系 | 第57-58页 |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8-59页 |
9 总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