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7-2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一)社会观点采择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 第7页 |
(二)教育戏剧活动是当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 第7-8页 |
(三)现代儿童社会观点采择急需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8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8-9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一)社会观点采择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教育戏剧活动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11-20页 |
(一)社会观点采择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二)教育戏剧活动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三)关于教育戏剧活动与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四)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19-20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1-3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21页 |
三、研究被试 | 第21-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一)观察法 | 第22页 |
(二)实验法 | 第22-23页 |
五、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六、研究程序 | 第24-33页 |
(一)设计教育戏剧活动方案 | 第24-30页 |
(二)前测 | 第30页 |
(三)实验干预 | 第30-33页 |
(四)后测 | 第33页 |
(五)追加后测 | 第33页 |
七、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4-38页 |
一、实验前实验班与控制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同质性检验 | 第34页 |
二、实验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差异性检验 | 第34-36页 |
(一)实验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前后测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二)控制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前后测结果分析 | 第35页 |
(三)实验班与控制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后测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三、实验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后测与追加后测的差异性检验 | 第36页 |
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性别差异检验 | 第36-38页 |
(一)实验前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性别差异检验 | 第36-37页 |
(二)实验后幼儿社会观点采择的性别差异检验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3页 |
一、教育戏剧活动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发展 | 第38页 |
二、故事脚本是教育戏剧活动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发展的关键 | 第38-39页 |
三、教育戏剧活动策略的运用是促进幼儿社会观点采择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39-41页 |
(一)空物想象、会议等活动策略为幼儿提供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 | 第39-40页 |
(二)角色扮演加深幼儿对他人的认知及其情感体验 | 第40-41页 |
四、教育戏剧的活动形式能促进幼儿自发的体验与反思 | 第41-43页 |
(一)教育戏剧活动富有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 第41页 |
(二)教育戏剧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 第41-42页 |
(三)教育戏剧活动留给了儿童大量的反思空间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3-4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3页 |
二、教育建议 | 第43-44页 |
(一)注重教育戏剧模式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二)合理运用教育戏剧策略提高教育戏剧活动效果 | 第44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44-46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44-45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一:社会观点采择测试记录表 | 第50-51页 |
附录二:教育戏剧活动方案 | 第5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