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可变压缩比柴油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国外可变压缩比柴油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可变压缩比柴油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1.3 发动机动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2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结构总体设计 | 第20-31页 |
2.1 设计要求 | 第20页 |
2.2 总体设计方案 | 第20-21页 |
2.3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第21-25页 |
2.3.1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 第21-22页 |
2.3.2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动力分析 | 第22-24页 |
2.3.3 机构总体受力分析 | 第24-25页 |
2.4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结构设计 | 第25-27页 |
2.5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控制装置设计 | 第27-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 第31-57页 |
3.1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3.1.1 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3.1.2 基于SolidWorks的虚拟装配 | 第33-34页 |
3.1.3 基于ADAMS的刚性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3.2 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35-41页 |
3.2.1 多体动力学理论 | 第35-37页 |
3.2.2 振动基础理论 | 第37-38页 |
3.2.3 关键零件的柔性化 | 第38-40页 |
3.2.4 柔性零件的优化及替换 | 第40-41页 |
3.3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 第41-44页 |
3.4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的动力学仿真 | 第4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新型变压缩比连杆机构振动特性研究 | 第57-75页 |
4.1 基于ADAMS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57-60页 |
4.2 基于ANSYS的连杆模态分析 | 第60-69页 |
4.2.1 自由模态分析 | 第60-65页 |
4.2.2 约束模态分析 | 第65-69页 |
4.3 谐响应分析 | 第69-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