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微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3-19页
    (一) 课题提出第13-14页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 有利于拉近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第14页
        2. 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物理奥秘的热情第14-15页
        3. 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第15页
    (三) 研究背景第15-18页
        1. 目前人教版初中物理研究背景第15-17页
        2. 国外研究微实验的背景第17-18页
    (四) 研究方法第18页
        1. 问卷访谈法第18页
        2. 资料文献法第18页
        3. 案例分析法第18页
    (五) 研究内容第18-19页
二、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基础第19-26页
    (一) 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二) 理论的基础第20-26页
        1. 课题理论依据第20-21页
        2. 情境认知理论第21-22页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2-23页
        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3-24页
        5. 中学生特有的认知心理第24-25页
        6. 多元智能理论第25-26页
三、“微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设计第26-33页
    (一) 物理微实验的特点第26页
    (二) “微实验”开发的基本途径第26-29页
    (三) 开展微实验的设计方法第29-30页
        1. 微实验的系统设计第29页
        2. 常用设计方法第29-30页
    (四) 微实验设计的原则第30-33页
        1. 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第30-31页
        2. 简单性原则第31页
        3. 趣味性原则第31-32页
        4. 实用针对性原则第32-33页
四、”微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第33-40页
    (一) 引入新课的微实验案例第33-35页
        1. 摩擦起电新课引入第33页
        2. 液体压强新课引入第33-34页
        3. 电流热效应新课引入第34-35页
    (二) 探究新知的微实验案例第35-37页
        1. 是什么原因产生了浮力第35-36页
        2. 轮船的工作原理第36页
        3. 气压计的原理第36-37页
    (三) 解答习题的微实验案例第37-40页
        1. 用微实验解释气压的变化第37-38页
        2. 用微实验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第38-40页
五、微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第40-47页
    (一) 研究方案设计第40-41页
        1. 实验目的第40页
        2. 实验假定第40页
        3. 实验原因和结果分析第40-41页
    (二) 实践的过程第41-42页
    (三) 实验数据分析第42-46页
        1. 两次测试物理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42页
        2. 两次测试学生的学习物理的状态比较分析第42-43页
        3. 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在两次测试中物理成绩比较分析第43-44页
        4. 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在两次测试中对物理的学习热情比较分析第44-45页
        5. 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在两次测试中的思维创新能力比较分析第45-46页
    (四) 实验结论分析第46-47页
六、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一) 研究总结第47页
    (二) 课题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1第51-53页
附录2第53-55页
附录3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学习困难成因与应对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初中物理复式实验教学策略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