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精益生产在新建工厂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2-34页
    2.1 理论框架第12-15页
        2.1.1 精益生产理论第12-13页
        2.1.2 新建工厂理论及研究第13页
        2.1.3 项目管理理论第13-14页
        2.1.4 质量理论体系第14-15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2.3 精益项目失败的分析第18-24页
        2.3.1 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生搬硬套第18页
        2.3.2 忽视投入/产出比第18-19页
        2.3.3 缺乏信息化第19页
        2.3.4 没有做好成本规划第19-20页
        2.3.5 管理不善第20-23页
        2.3.6 没有利用好组织行为学第23-24页
    2.4 精益项目成功的分析第24-31页
        2.4.1 做好战略规划第25-27页
        2.4.2 加强思想转变第27页
        2.4.3 遵守组织行为学第27-29页
        2.4.4 加强专业化第29-31页
        2.4.5 持续改善精益项目第31页
    2.5 新工厂在精益中的注意事项第31-34页
第三章 研究精益新工厂的相关准备第34-37页
    3.1 新工厂推行精益的特殊问题第34-35页
        3.1.1 组织架构不健全第34页
        3.1.2 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质量体系第34页
        3.1.3 信息系统不完善第34页
        3.1.4 精益推行顺序难以确定第34-35页
    3.2 针对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案第35页
        3.2.1 聘请专业的精益人员第35页
        3.2.2 建立健全精益标准和质量体系第35页
        3.2.3 了解和完善精益相关系统第35页
        3.2.4 拓展重构精益屋第35页
    3.3 研究前期项目和后期评价的目的第35-37页
第四章 精益新工厂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第37-49页
    4.1 重构精益屋第37-41页
    4.2 ND新工厂项目概况第41-42页
    4.3 项目实施进度第42-43页
        4.3.1 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第42-43页
        4.3.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43页
    4.4 项目经济评价第43-47页
        4.4.1 经济评价依据第43-44页
        4.4.2 产品销售收入第44页
        4.4.3 成本费用估算第44-45页
        4.4.4 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第45-46页
        4.4.5 财务评价指标第46页
        4.4.6 不确定性分析第46页
        4.4.7 财务分析结论第46-47页
    4.5 风险与对策第47-49页
        4.5.1 项目生产风险与对策第47页
        4.5.2 市场风险与对策第47页
        4.5.3 技术风险与对策第47-48页
        4.5.4 政策风险及对策第48页
        4.5.5 社会风险与对策第48-49页
第五章 精益新工厂实施期的研究第49-84页
    5.1 精益新工厂标准的制定第49-50页
    5.2 精益项目开展顺序第50-57页
        5.2.1 精益新工厂项目小组第50-52页
        5.2.2 精益新工厂开展顺序第52-56页
        5.2.3 旧工厂对比新工厂开展精益研究第56-57页
    5.3 新工厂精益项目实施第一阶段第57-72页
        5.3.1 第一阶段的启动第57-58页
        5.3.2 精益新工厂信息系统的准备第58-61页
        5.3.3 精益新工厂 4S的推进第61-67页
        5.3.4 精益新工厂员工多技能培训的推进第67-68页
        5.3.5 精益新工厂价值流的推进第68-69页
        5.3.6 第一阶段其他方面的推进第69-71页
        5.3.7 第一阶段的退出第71-72页
    5.4 新工厂精益项目实施第二阶段第72-78页
        5.4.1 第二阶段的启动第72页
        5.4.2 精益新工厂质量体系的建立第72-73页
        5.4.3 精益新工厂产线均衡的推进第73-76页
        5.4.4 第二阶段其他方面的推进第76-77页
        5.4.5 第二阶段的退出第77-78页
    5.5 新工厂精益项目实施第三阶段第78-81页
        5.5.1 第三阶段的启动第78页
        5.5.2 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第78-81页
    5.6 精益新工厂人员管理的研究第81-84页
第六章 精益新工厂后期的研究第84-90页
    6.1 精益新工厂的效果评估第84-88页
        6.1.1 新工厂精益项目效果评估的方法第84-87页
        6.1.2 新工厂精益项目的效益分析第87-88页
    6.2 新工厂精益系统的维护第88-9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7.1 总结第90页
    7.2 展望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作者简介第96-97页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QM的质量管理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构建与改进--以W公司为例
下一篇:职能定位视角下南京市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