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论文--团的工作论文

职能定位视角下南京市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论第8-11页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第9页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页
        (一)研究思路第10页
        (二)研究方法第10页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0-11页
1 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论概述与相关职能第11-15页
    1.1 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论概述第11-13页
        1.1.1 就业理论第11页
        1.1.2 劳动力市场理论第11-12页
        1.1.3 公共治理理论第12-13页
    1.2 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主要职能第13-15页
        1.2.1 教育引导职能第13页
        1.2.2 服务平台职能第13页
        1.2.3 社会管理职能第13-15页
2 南京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和需求第15-24页
    2.1 调查研究设计第15页
        2.1.1 调查研究目的第15页
        2.1.2 问卷设计第15页
        2.1.3 问卷统计和数据分析第15页
    2.2 南京市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留宁意愿及就业创业现状第15-24页
        2.2.1 南京市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第18-20页
        2.2.2 南京市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现状第20-24页
3 南京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现行途径第24-27页
    3.1 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第24页
    3.2 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第24-25页
    3.3 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就业创业平台第25-27页
4 南京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4.1 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方式较单一第27-28页
        4.1.1 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第27页
        4.1.2 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的方式有待改进第27-28页
    4.2 社会资源服务就业创业的效率不足第28-29页
        4.2.1 共青团已有的平台及政策利用不充分第28页
        4.2.2 共青团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方面资助动力不足第28-29页
    4.3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第29-30页
        4.3.1 缺乏健全高效的协调机制第29页
        4.3.2 亟需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第29-30页
    4.4 共青团的公共治理职能未充分发挥第30-32页
        4.4.1 整合社会公共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第30页
        4.4.2 缺乏有效的就业创业维权体系第30-32页
5 南京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可行路径第32-36页
    5.1 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理念第32页
        5.1.1 完善就业培训机制,保证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32页
        5.1.2 建立理念分类引导机制,帮助不同情况的大学生实现充分就创业第32页
    5.2 统筹资源提升服务大学生创业效率第32-33页
        5.2.1 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平台,实现资讯便捷获取和平台高效运行第32-33页
        5.2.2 努力争取多方面支持,全力帮扶青年自主创业第33页
    5.3 上下联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制度落实第33-34页
        5.3.1 积极整合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及自身资源,建立上下联动协调机制第33-34页
        5.3.2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人才队伍第34页
    5.4 参与就业创业法律政策制定和维权工作第34-36页
        5.4.1 参与相关法律及政策的制定,最大程度维护青年创业权益第34页
        5.4.2 建立专业的维权队伍,为青年就业创业维权保驾护航第34-36页
附录1第36-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益生产在新建工厂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组织气候、应对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