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方法和意义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2 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 | 第15-16页 |
1.4.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 第17-25页 |
2.1 内涵 | 第17-18页 |
2.1.1 对科学方法及其教育的界定 | 第17页 |
2.1.2 对核心素养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3 高物方法教育的内涵 | 第18页 |
2.2 目标 | 第18-19页 |
2.2.1 制定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 第18-19页 |
2.2.2 教学目标的分类层次 | 第19页 |
2.3 内容 | 第19-22页 |
2.3.1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 | 第19-20页 |
2.3.2 教育内容的确定 | 第20-22页 |
2.3.3 教育的内容 | 第22页 |
2.4 意义 | 第22-23页 |
2.5 原则 | 第23-25页 |
2.5.1 整体把握、核心突破 | 第23页 |
2.5.2 显化为主、隐性为辅 | 第23-24页 |
2.5.3 联系实际、循序渐进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策略 | 第25-41页 |
3.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物方法教育的实施策略总述 | 第25-27页 |
3.1.1 知法并行,分层分类显化物理科学方法 | 第25页 |
3.1.2 依托问题,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第25-26页 |
3.1.3 依据学情,端正三观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第26页 |
3.1.4 面向未来,创新手段落实科学方法教育 | 第26-27页 |
3.2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方法教育 | 第27-30页 |
3.2.1 建立概念的一般过程 | 第27-28页 |
3.2.2 建立概念的方法 | 第28-29页 |
3.2.3 教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 | 第29页 |
3.2.4 案例分析 | 第29-30页 |
3.3 在规律教学中进行方法教育 | 第30-34页 |
3.3.1 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 | 第30-31页 |
3.3.2 规律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 第31-32页 |
3.3.3 案例分析 | 第32-34页 |
3.4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 第34-36页 |
3.4.1 实验教学的分类 | 第34页 |
3.4.2 实验教学中的方法教育 | 第34-35页 |
3.4.3 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3.5 在习题教学中进行方法教育 | 第36-41页 |
3.5.1 习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 第36-37页 |
3.5.2 显化习题教学中方法教育的途径 | 第37-41页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研究 | 第41-47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41-43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41页 |
4.1.2 实验样本 | 第41页 |
4.1.3 控制的变量 | 第41页 |
4.1.5 前期准备 | 第41-42页 |
4.1.6 实验实施的课时计划 | 第42-43页 |
4.2 实验效果检验 | 第43页 |
4.2.1 调查目的 | 第43页 |
4.2.2 调查方法 | 第43页 |
4.2.3 调查对象 | 第43页 |
4.2.4 问卷的设计 | 第43页 |
4.2.5 调查过程 | 第43页 |
4.3 实验结论与分析 | 第43-47页 |
4.3.1 质量检测结论与分析 | 第43-44页 |
4.3.2 情况反馈结论与分析 | 第44-47页 |
第五章 研究的创新点、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47页 |
5.2 研究的结论 | 第47页 |
5.3 研究的不足 | 第47-48页 |
5.4 研究的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A《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质量检测卷 | 第53-57页 |
附录 B《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效果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C 实验班和对比班试验前后成绩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