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车理论论文--机车试验论文

直交永磁同步电机牵引试验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1-13页
        1.2.1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国外发展概况第11-12页
        1.2.2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国内发展概况第12-13页
    1.3 牵引系统试验平台的发展现状第13-16页
        1.3.1 能量消耗式第13-14页
        1.3.2 能量反馈式第14-15页
        1.3.3 能量互馈式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直交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第18-32页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第18-24页
        2.1.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第18-19页
        2.1.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19-24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的矢量控制第24-26页
        2.2.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第24-25页
        2.2.2 矢量控制系统结构第25-26页
        2.2.3 牵引系统中磁通的控制第26页
    2.3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的特点第26-28页
        2.3.1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的技术优势第26-27页
        2.3.2 多轴驱动系统牵引变流器的配置方式第27-28页
    2.4 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的特性分析第28-31页
        2.4.1 牵引特性分析第28-30页
        2.4.2 电气制动特性分析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直交永磁同步电机牵引试验平台构建方法第32-41页
    3.1 牵引试验系统的基本要求第32页
    3.2 牵引试验系统的基本形式第32-33页
    3.3 牵引试验系统动力试验平台结构设计第33-35页
        3.3.1 牵引试验平台的结构第33-34页
        3.3.2 试验平台的运行保护第34-35页
    3.4 牵引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第35-38页
        3.4.1 试验系统电机的运行原理第35-36页
        3.4.2 试验系统变流器的运行原理第36-37页
        3.4.3 试验系统的能量互馈原理第37-38页
    3.5 牵引试验系统的运行控制分析第38-40页
        3.5.1 陪试系统控制方式第39页
        3.5.2 TCU开发平台对被试系统的控制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TCU开发平台的硬件系统构建第41-49页
    4.1 牵引试验平台单轴最简系统构建第41-42页
    4.2 TCU开发平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第42页
    4.3 TCU开发平台的设计思想第42-44页
        4.3.1 虚拟仪器的概述第42-43页
        4.3.2 虚拟仪器的标准体系结构第43-44页
    4.4 TCU开发平台的结构设计第44-47页
        4.4.1 TCU开发平台的功能结构第44-45页
        4.4.2 TCU开发平台的硬件结构第45-47页
    4.5 TCU开发平台的功能实现第47-48页
        4.5.1 信息采集功能实现第47页
        4.5.2 数据处理功能实现第47-48页
        4.5.3 控制指令传输功能实现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TCU开发平台的软件系统构建第49-69页
    5.1 TCU开发平台控制程序总体设计第49-52页
        5.1.1 TCU控制程序的总体结构第49-50页
        5.1.2 系统开发的软件环境第50页
        5.1.3 TCU主控制程序设计第50-52页
    5.2 TCU控制程序的模块化设计第52-66页
        5.2.1 信号输入/输出功能模块第52-54页
        5.2.2 牵引特性控制模块软件设计第54-56页
        5.2.3 制动特性控制模块软件设计第56-57页
        5.2.4 恒速特性控制模块软件设计第57-61页
        5.2.5 系统保护功能的模块设计第61-66页
    5.3 单轴牵引试验系统运行试验第66-68页
        5.3.1 牵引特性运行试验第66页
        5.3.2 电气制动特性运行试验第66-67页
        5.3.3 动态运行试验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全文总结第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车体结构设计
下一篇:针轮输出针摆减速器参数化建模及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