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章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7-18页 |
一、橡皮章的艺术魅力 | 第18-23页 |
(一) 大众的娱乐性与休闲性 | 第18-20页 |
(二) 图案的设计性与装饰性 | 第20-21页 |
(三) 篆刻的文化性与继承性 | 第21-22页 |
(四) 版画的形象性与创造性 | 第22-23页 |
二、橡皮章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 第23-29页 |
(一) 美术学习材料的拓展 | 第23页 |
(二) 美术学习难度的降低 | 第23-25页 |
(三) 美术学习趣味的增强 | 第25-26页 |
(四) 日常生活装饰的应用 | 第26-28页 |
(五) 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28-29页 |
三、橡皮章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可行性 | 第29-33页 |
(一) 简易性符合初中生学习美术的特点 | 第29-30页 |
1. 材料的廉价与环保性 | 第29页 |
2. 操作的简单和易便性 | 第29-30页 |
(二) 趣味性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 第30-31页 |
1. 生活的贴近与装饰性 | 第30页 |
2. 艺术的可塑与多样性 | 第30-31页 |
(三) 艺术性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第31-33页 |
1. 利于情感的表达 | 第31页 |
2. 提高生活的品质 | 第31页 |
3. 促进身心的发展 | 第31-33页 |
四、初中美术课程橡皮章教学的内容 | 第33-40页 |
(一) 橡皮章的创作过程 | 第33-36页 |
1. 材料的选择 | 第33-35页 |
2. 工具的使用 | 第35页 |
3. 雕刻与拓印 | 第35-36页 |
(二) 橡皮章的表现形式 | 第36-38页 |
1. 单色与套色 | 第36页 |
2. 渐变与叠色 | 第36-37页 |
3. 平铺与装饰 | 第37-38页 |
(三) 橡皮章的艺术延伸 | 第38-40页 |
1. 向图案艺术学习的延伸 | 第38页 |
2. 向篆刻艺术学习的延伸 | 第38-39页 |
3. 向版画艺术学习的延伸 | 第39-40页 |
五、初中美术课程橡皮章教学案例分析 | 第40-62页 |
(一) 《美丽的橡皮章》教学案例 | 第40-44页 |
1. 教学设计 | 第40-42页 |
2. 实施方法与效果 | 第42-44页 |
(二) 《美丽的橡皮章与图案装饰》教学案例 | 第44-50页 |
1. 教学设计 | 第44-48页 |
2. 实施方法与效果 | 第48-50页 |
(三) 《美丽的橡皮章与篆刻艺术》教学案例 | 第50-55页 |
1. 教学设计 | 第50-53页 |
2. 实施方法与效果 | 第53-55页 |
(四) 《美丽的橡皮章与版画艺术》教学案例 | 第55-62页 |
1. 教学设计 | 第55-58页 |
2. 实施方法与效果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