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 ·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第2章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作用与特点 | 第15-22页 |
|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作用 | 第15-18页 |
| ·主导作用 | 第16-17页 |
| ·创新作用 | 第17页 |
| ·实践作用 | 第17-18页 |
| ·楷模作用 | 第18页 |
|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心理特点 | 第18-22页 |
|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劳动特点 | 第18-20页 |
| ·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心理特点 | 第20-22页 |
| 第3章 江西省高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 第22-34页 |
| ·问卷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 第22页 |
| ·问卷编制情况简单介绍 | 第22页 |
| ·样本组成及调查 | 第22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 ·江西省高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现状调查结果 | 第22-34页 |
| ·基本结构 | 第23-27页 |
| ·基本业务素质 | 第27-28页 |
| ·来源与配备 | 第28页 |
| ·科研状况 | 第28-30页 |
| ·继续教育情况 | 第30-31页 |
| ·后备力量培养状况 | 第31页 |
| ·思想状况 | 第31-34页 |
| 第4章 江西省高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4-40页 |
| ·江西省高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 第34-37页 |
| ·结构不合理 | 第34页 |
| ·基本业务素质不高 | 第34-35页 |
| ·数量不足、选配受限 | 第35页 |
| ·科研能力差、科研意识淡薄 | 第35页 |
| ·继续教育机会缺乏 | 第35-36页 |
| ·后备力量培养严重不足 | 第36页 |
| ·工作满意度低 | 第36-37页 |
| ·江西省高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40页 |
| ·宏观政策因素 | 第37-38页 |
| ·学校内部管理因素 | 第38-39页 |
| ·教师个人因素 | 第39-40页 |
| 第5章 江西省高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48页 |
| ·优化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 | 第40-41页 |
| ·尽快解决军事理论教师的职称问题 | 第40页 |
| ·切实提高军事理论教师的待遇 | 第40-41页 |
| ·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宏观管理 | 第41页 |
| ·重视军事理论教师的内部管理与在职培训 | 第41-44页 |
| ·加强重视,落实编制 | 第41页 |
| ·优化军事理论师资队伍结构 | 第41-42页 |
| ·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 第42-43页 |
| ·加强在岗教师的培养工作,提高现职军事理论教师的教育水平 | 第43-44页 |
| ·加强军事理论教师的自我学习与专业发展 | 第44-45页 |
| ·军事理论教师要有学习重点、要注重学习方法 | 第44页 |
| ·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44-45页 |
| ·在师范院校开设国防教育专业 | 第45-48页 |
| ·关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任务 | 第46页 |
| ·关于国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 第46-4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 | 第53-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