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初中生常用标点符号使用失误情况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对象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标点符号的基本认识第12-13页
        1.2.2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问题的研究第13-14页
        1.2.3 语文教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状况研究第14-15页
        1.2.4 《标点符号用法》的一些探讨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5 语料说明第17-19页
第二章 初中生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9-26页
    2.1 初中各年级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第19-24页
        2.1.1 初中学生主观题部分问卷调查第19-22页
        2.1.2 初中学生客观题部分问卷调查第22-24页
    2.2 初三年级语文考试标点符号使用情况个案分析第24-26页
        2.2.1 初中生语文考试标点符号使用情况数据整理第24-25页
        2.2.2 初中生语文考试标点符号使用情况数据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初中生常用标点符号使用失误类型第26-32页
    3.1 顿号使用失误类型第26-27页
        3.1.1 误用第26页
        3.1.2 误加第26-27页
    3.2 逗号使用失误类型第27-28页
        3.2.1 误用第27页
        3.2.2 误加第27-28页
    3.3 引号使用失误类型第28页
        3.3.1 漏用第28页
        3.3.2 误加第28页
    3.4 破折号使用失误类型第28-29页
        3.4.1 误加第28-29页
        3.4.2 错位第29页
    3.5 分号使用失误类型第29-30页
    3.6 省略号使用失误类型第30页
    3.7 常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失误类型第30-31页
    3.8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初中生常用标点符号使用失误原因第32-37页
    4.1 初中生标点符号使用失误的主观原因第32-33页
        4.1.1 学生认知上的偏差第32页
        4.1.2 学生标点符号知识掌握程度较弱第32-33页
        4.1.3 学生错误表达习惯的倾向性第33页
    4.2 初中生标点符号使用失误的客观原因第33-37页
        4.2.1 教材编排上对标点符号知识强调程度较低第33-34页
        4.2.2 教师教学安排存在忽视标点符号教学现象第34-35页
        4.2.3 标点符号考查在考试大纲中存在的比重较少第35页
        4.2.4 网络语言环境对标点符号的消极影响第35-37页
第五章 初中生标点符号教学对策第37-42页
    5.1 教学设计中建立整体框架和制定阶段目标第37-38页
        5.1.1 建立整体框架第37页
        5.1.2 制定阶段目标第37-38页
    5.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施、反馈、练习等方法第38-39页
        5.2.1 善于发现语文教材中的标点知识第38页
        5.2.2 掌握标点符号趣味教学过程的方法第38-39页
        5.2.3 语文教师要有教学过程反馈意识第39页
    5.3 教师需增强知识储备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39-40页
        5.3.1 增强知识储备能力第39页
        5.3.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39-40页
    5.4 教学认知上进行双向认知和双面探究第40-42页
        5.4.1 标点符号与写作教学第40-41页
        5.4.2 标点符号与阅读教学第41-42页
第六章 结语第42-43页
    6.1 主要结论第42页
    6.2 不足之处第42-43页
附录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我解释策略对概念学习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中外小说教学为例